名家写意竹子作品图片「名家写意竹子图片欣赏」( 三 )


苏轼 枯木竹石图卷 纸本水墨 26.5×50.5 公分
苏轼 潇湘竹石图
南唐 李坡 风竹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坡五代南唐画家 。坡 , 一作便 , 或作波 , 南昌(今属江西)人 。善画竹 , 不以纤巧琐细见长 , 多放情任性 , 随意落笔 , 便有生意 。画迹有《折竹》、《风竹》、《冒雪疏篁》等图 , 与刘彦济、施璘、丁谦以墨竹而驰于五代 。传世作品仅有《风竹图》 。
北宋 赵昌 竹虫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代 徐熙 雪竹图上海博物馆藏
传承与发展
起源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 , 历史悠久 。在中国画中 , 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 , 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 , 以墨竹为主 , 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 , 是典型的文人画 。
对于中国墨竹画的起源 , 一直没有定论 。唐代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说:“植物之中竹难写 , 古今虽画无似者 。”由此可见 , 在白居易以前 , 早就有竹画了 。由于那时的竹画没有流传下来 , 故不知是设色还是墨竹 。
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 , 开始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如箫悦 。他工于画竹 , 一色而有雅趣 。这里的“一色”可能是纯用青色或绿色 , 而非墨竹画的黑色 , 但已开始对竹进行艺术抽象化 , 是工笔设色竹画走向墨竹画的关键的一步 。萧悦很珍重自己的艺术 , 有人求他只画一竿一枝 , 求了一年还未求到 。有一次 , 他却画了十五竿竹 , 送给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感谢他的厚意 , 也赞叹他的艺术 , 写下了上述的《画竹歌》 。
形成
文同 , 字与可 , 自号笑笑先生 , 人称石室先生等 ,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少时用功读书 , 20岁左右便才学出众 , 受人称赞羡慕 。他先后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 , 但他“看画亭中默坐 , 吟诗岸上微行 。人谓偷闲太守 , 自呼窃禄先生” 。他无心于功名 , 只是喜爱读书作画 。元丰初 , 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府 , 没有到任就在陈州过世了 , 人称文湖州 。文同善诗书 , 工书画 。篆、隶、行、草、飞白无一不精 。文同尤其喜爱画墨竹 。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 , 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友 , 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 。苏轼专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 , 阐发文同的墨竹画理论 , 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 。
文同墨竹画 , 大大超过了前人 , 所谓“黄钟一震 , 瓦釜失声” 。苏轼形容文同画竹 , “执笔熟视 , 乃见其所欲画者 , 急起从之 , 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 , 如兔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 , 似乎文同画竹属写意一派 。然而 , 细察文同流传下来的墨竹画 , 他的画风还是比较写实的 。文同所画的竿、枝、叶、节 , 都很像真的竹子 。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 , “以深墨为面 , 淡墨为背” 。文同的一些墨竹画 , 所画竹叶 , 正面用浓墨 , 反面用淡墨 , 正反浓淡错落有致 。不仅如此 , 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 , 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 , 由于文同画竹 , 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 , 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 , 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 , 形神兼备 , 大受欢迎 。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 , 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 , 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 , 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
代表人物
文同、苏轼、赵孟頫、吴昌硕四大家是“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其中赵孟頫、吴昌硕是湖州本地人 , 文同、苏轼均在湖州当过知府 , 为此 , 以地名来称呼的画坛流派只有“湖州竹派” , 也是历史最久远、影响中国整个绘画史的重要画派 , 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 , 现今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冯超著的“湖州竹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