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风筝 重阳节的风俗防风筝

【重阳节 风筝 重阳节的风俗防风筝】

重阳节 风筝 重阳节的风俗防风筝

文章插图
马上就是重阳节了,听人说重阳节要放风筝,重阳节放风筝什么用途?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祛除晦气在某些地区,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
风筝飞得越高、越远,晦气也离之远去,有些人,在放风筝的时候还要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得无影无踪才好 。
《鹤山县志》载:“于秋初放纸鹞,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断其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以除疾病云 。”
气候适宜农历九月,南方地区季风逐渐加强,此时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所以在南方有重阳节放风筝的传统 。
据《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 。”《厦门志》中也有记载“重阳,登高放风筝”一说 。
寓意吉祥有些人认为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重阳节放的风筝飞得越高,寓意越好 。
在放风筝过程中不能将风筝的丝线弄断,人们认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所以,重阳节放风筝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风筝的丝线 。
重阳节放风筝吗南方地区有重阳节放风筝的传统 。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气候和风向不一样,一般北方地区习惯在清明节放风筝,而南方地区则习惯在重阳节时放风筝、登高远望,所以,重阳节放风筝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重阳节时温度已经很低了,而且还经常刮大风,一般不会有人放风筝 。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
2.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 。
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 。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 。”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