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少见的复姓


比较少见的复姓

文章插图
【比较少见的复姓】很多人的姓只有一个字,几百个姓中,其实有很多单字姓,但是复姓也不是没有 。很多人可能觉得古代有很多复姓,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氏 。但是到现在,复姓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很多人身边从来没有过复姓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复姓听起来很高端?复姓的背景历史是怎样的?
司马、拓跋、慕容、、万艳、独孤、欧阳、上官等复姓的人,在目前的人口统计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很多复姓的人,全国只有几万人,也只有几千人 。中国十几亿人口,自然看到他们的概率很小 。
欧阳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复姓,第六次人口普查90.1万人,人口排名第169位(2013年排名) 。
为什么复姓人口少?
在古代,复姓的人口比较少,但复姓的人也很多 。为什么?
第一,姓氏简化 。姓氏的简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古代也有简化的姓氏 。最厉害的是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姓氏也简化了,复姓也不例外 。
1.1935年8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汉字简化 。第一次改了324个常用词,连续应该有1300个常用词 。主要依据钱制定的《常用简化字表》 。
2.1955年,新中国成立了汉字简化委员会,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简化也导致了姓氏的简化趋势 。
简化字公布后,很多复姓的人改了姓 。比如慕容的姓有的改陈,欧阳的姓有的改欧,有的改杨,的复姓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 。但随着改革开放,很多原来的复姓都改回了原来的姓,只是改姓时户籍手续更复杂了 。


第二,改姓 。
1.按习俗改姓 。改姓通常是特殊原因 。比如以前上门的女婿的孩子都是随母姓,现在好像也一样 。这里涉及改姓的比例很低 。
2.避难改姓 。大规模改姓的复姓,应该是司马的第一个名字 。西汉的司马迁写了《史记》 。为了避免汉武帝的报复,他的子孙改姓为司、童、马、冯 。司马懿的后代在金朝灭亡时遭到屠杀,很多司马氏家族成员逃亡他国或改姓 。尤其是司马氏,他们的祖先被世人所不齿,所以很多人没有改姓 。
3.政策性改姓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魏拓跋王室改姓汉,很多鲜卑复姓变成了单姓 。拓跋王室改姓袁,其他贵族改姓李、刘等汉人 。
当然也有多个姓氏的人自己改姓,但相对较少 。
第三,增加人口再生产的概率 。复姓的人口本来就少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再生产和增长的基数较低 。如果有自然灾害,战争等 。人口增长率也相对较低 。
基于以上主要原因,复姓人口少是合理的 。


在复姓建立的六朝,为什么这些复姓的人口没有激增?
按照传统观念,一个朝代国家的姓氏应该人口众多,如汉代的刘、隋的杨、唐代的李、宋代的赵等 。现在这些姓氏排在前20名之内 。复姓和王朝的姓为什么没有生气?
第一,晋代司马氏的建立 。金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享国155年 。司马氏人口处于爆发期 。但“八王之乱”导致北方生灵涂炭,少数民族灭绝 。它是所谓“五朵野花”的始作俑者,许多北方人和人民南迁 。东晋刘裕灭亡后,从上到下屠杀司马氏宗族,原有的积怨得到释放 。很多司马氏宗亲被杀,很多人改姓,基本不改姓 。(司马燕图片)
历史评价低,司马家就成了狡猾的代名词 。与刘和李的出身不同,他们也加入了进来 。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司马人口2.8万,排名第549位 。
第二,建立北魏拓跋族 。北魏的开国者是鲜卑的拓跋贵族 。拓跋氏的姓氏来源主要有两个 。黄帝子孙有拓跋氏,二是鲜卑中的拓跋部 。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汉化政策 。拓跋王室改称袁,其他拓跋姓氏仍为拓跋 。汉姓的变迁和不断的战乱阻碍了拓跋氏的人口增长 。(北魏孝文帝雕像)
目前拓跋姓人口比较少,排名应该在300以外,大概有一两千人 。
第三,虞雯家族在北周的建立 。北周是由西魏一位有权势的大臣宇文泰建立的 。建立仅24年,后被外戚隋文帝夺取,隋朝建立 。宇文姓来源单一,是鲜卑宇文部的姓氏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给它起了姓 。建国时间比较短,人口来源单一,繁衍自然受到限制 。(宇文泰)
据统计,宇文氏排名551,人口2.1万 。
第四,卢野家族在辽国的建立 。卢野出自鲜卑宇文部卢野家族和契丹迭腊部卢野家族,以家族为氏 。辽亡后,改姓萧,但也改了许多其他姓氏,其中大部分是汉族常见的姓氏 。简化中国姓氏后,卢野的姓氏被改为卢野的姓氏,现在任何父母有这个姓氏的人都可以改回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