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文章插图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少数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也恰好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 所以也是一大家子人团聚的时候 , 象征着团圆 。有句老话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 是离家在外的游子在中秋节特别思念家人的意境 。那么既然中秋节这么隆重 , 会有哪些传统习俗呢?让我们介绍一下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让我们一起学习 。


1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吃月饼
贤钦载斯的《罗钟文姬》中说 , 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 , 味道鲜美 。当他听说婚宴在新科进士曲江举行时 , 他命令皇家厨房在红绫包月饼送给新科进士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饼记录 。到了宋代 , 月饼有了荷叶、金花、莲花等雅号 。 , 他们的制作方法更清晰 。诗人苏东坡在一首诗中说:“饼如嚼月 , 里面有饼有糖 。”薯片是蛋糕和糖果 , 它的味道甜、脆、香、美 。宋代以后 , 制作月饼不仅注重口感 , 还在饼面上设计各种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 。一开始蛋糕上的图案大概是画在纸上 , 然后粘贴在蛋糕表面 。后来干脆用面团模具压在月饼上 。圆月形状的月饼也象征着快乐的团圆 , 就像15号的满月一样 。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 , 用它来祭月 , 送给亲朋好友 。这无疑是汉族民族心理的反映 。传说元朝初年 , 元蒙统治者怕百姓揭竿而起反抗 , 采取每十户派一兵监视 , 每十户只派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 。百姓不忍 , 便趁着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 , 并在月饼里放了一颗蜡丸 。蜡丸用纸包着 , 上面写着誓言 , 饼底贴着一张纸作为提示 , 以此号召对方反对蒙古复辟 。浙江温州将这种月饼称为“三金” , 根据当地方言的意思是“杀得紧” 。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面经常贴一张纸的原因吧 。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玩月

中秋节在今天被称为赏月 , 是古人雅俗共赏的一件乐事 。以月戏的形式 , 富者自造五颜六色的楼房 , 贪者送至集市酒楼 , 善游者攀山或泛水 , 还要酿酒浆糊 , 文人作诗 , 俗者谈古 , 往往通宵达旦 。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 , 还有游月玩月 。李劼人写下《中秋夜君山台望月》诗:“大堤上花未到锦江 , 诗酒同行四十年 。不 , 是中秋最亮的夜 , 洞庭湖上个月 。”这是爬山打月的证据 。明《江南录》记载:常熟郡八月望明月 。"游客们乘船聚集在湖桥上赏月."这是泛舟月球的证据 。当然 , 古人并不只是欣赏天空中的月亮 , 而是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其他风景一起欣赏 , 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 , 三滩银月等 。这无疑是人们在中秋节赏月的最佳地点 。

三、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燃灯

中秋之夜 , 天空清澈如水 , 月亮皎洁如镜 , 可谓是一派美景 。然而 , 人们并不去想它 。在湖广一带 , 有在塔上叠瓦烧灯的习俗 。在江南 , 有制造轻舟的习俗 。在现代中秋节 , 烧灯笼的习俗更加流行 。本周 , 金运和何在《试谈闲暇时的时令事件》一文中说:“广东最流行花灯 , 家家户户都在节前十几天用竹签扎灯笼 。做水果 , 鸟 , 动物 , 鱼和昆虫 , 以及'庆祝中秋节'等词 , 并用彩纸涂上 。中秋夜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 , 高大的树木放在屋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搭成之字形或各种形状 , 挂在房屋高处 ,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裕人家挂的灯有几尺高 , 家人聚在灯下其乐融融 , 而普通人家竖起一根旗杆 , 两盏灯笼 , 也是其乐融融 。这个城市充满了灯光 , 它就像一个玻璃世界 。”看来 , 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在规模上仅次于元宵节 。
四 。关于中秋习俗:观潮 。
“知玉兔甚圆 , 九月已霜寒 。传话上门关钥匙 , 夜潮望月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八月十五观潮》 。古代在浙江 , 中秋节除了赏月 , 观潮是另一项中秋活动 。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 , 汉代梅成的《七毛赋》中就有描述 。汉代以后 , 中秋节观潮更加流行 。朱明廷桓的《补武林旧事》和武松子木的《梁璐梦》也有观潮文章的记载 。这两本书描述的观潮盛况 , 说明在宋代 , 中秋节观潮达到了空的高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