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后匈奴去哪了


汉朝后匈奴去哪了

文章插图
了解过世界古代史的朋友对匈奴并不陌生 。匈奴人和蒙古人很像,都是游牧民族,极具侵略性 。在我国历史上,汉朝时期,匈奴人经常受到攻击,但是匈奴人最终还是被汉朝赶走了 。匈奴战败后,据说迁徙到了西方,那么他们最后去了哪里?所谓匈奴人是指匈奴人吗?
匈奴人等于匈奴人 。说起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东方史学者德·奎尼,他在著作中勾勒了一条匈奴人大致的迁徙路线,即西迁生活舒适后,渡过顿河,成为匈奴人 。此后,在20世纪初,经过德国汉学家沙德特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假说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获得了众多支持者 。其中,中国元史学家洪钧在19世纪初出使俄国后接触到这一说法,并将其带入中国 。后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补充和修改,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西迁理论,甚至还称赞它是高尚的 。直到现在,它仍然坚持着这个早已被世界学术界抛弃的说法 。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讨论了,匈奴是在西进吗?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历史学家通过古代史料与考古证据的对比,早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因为匈奴人和匈奴人在文化、习俗、文明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根据最早记载匈奴人的罗马历史学家马其顿努斯的记载,匈奴人的文明是非常原始的 。他们不从事任何农业劳动,不盖楼房,不搭帐篷,甚至还怕他们 。而且由于他们在生产力下大量使用骨箭,当然在马塞里努斯时代,罗马人对匈奴只有初步的了解,他们的说法可能有道听途说 。这和匈奴大不相同 。据中国史书记载,匈奴至少拥有龙城、赵信城、樊夫人城等城市,并在赵辛城设有仓库储存粮食 。除此之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匈奴城镇和村庄的遗址不下20处,匈奴墓葬中还有大量来自欧洲的金属武器、箭头甚至织物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匈奴人在他们迁徙之前的几百年 。
当然,这样的差异并不能保证匈奴在迁徙过程中没有因为艰苦的生活条件而堕落,但无论物质水平如何变化,文化习俗一般都是相对稳定的 。在这方面,匈奴人和匈奴人同样不同,因为根据马塞里国大的记载和墓葬中出土的头骨,匈奴人有拧头文化,有的在幼年时期会拧头顶,使之畸形,尖如鸡蛋 。这种奇怪的习俗一般只有原始的亚洲居民或者封闭落后的美洲才有 。匈奴作为一个比较文明的民族,没有这种原始的习俗 。毫无疑问,匈奴人的这种习俗说明他们的家乡是一个长期封闭的缺乏交流的地区,这显然与匈奴的起源相冲突 。
不仅匈奴和匈奴在文明程度上无法对应,就连看似无懈可击的西迁路线也是问题重重 。在中国的史料中,匈奴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舒威西域传》中,其中记载:“粟特,在丛林之西,古称温纳沙 。住在康州西北的大泽,走了一万六千里 。首先,匈奴杀了自己的王,有了自己的国家,直到王胡尼第三 。华商最早尝试在凉土卖货,后来才知道了鲁 。高宗初,粟特王派使臣赎之,求诏 。自那以后,没有向朝鲜提出任何提议 。”这表明,在公元452年魏即位后,杀了粟特王以取得统治权的匈奴人从中原王朝的视野中消失了 。由此,德国学者夏特推测,匈奴人在夺取粟特人后向西到达多瑙河附近,进入了罗马人的视野 。主要证据是《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阿买才改名为阿兰,有迁徙的习惯 。所以根据发音和游牧特征可以推断他们是存在于顿河附近的游牧民族阿兰族,这与罗马人记载的公元370年匈奴打败阿兰族的事件相吻合 。
显然,沙特和他的支持者们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空 。从第一个角度来看,原文提到粟特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并没有说他们直到匈奴入侵之前还是安财或阿兰人 。这里完全有可能是阿兰的故乡,后来被粟特人占领,再后来被匈奴攻陷 。另外,如果夏特的说法属实,那就意味着公元452年,粟特国还在阿提拉之子埃尔纳克的统治之下,征服粟特国的国王应该是阿提拉的最后一个统治者 。
那么问题就来了 。阿提拉死后,匈牙利人被附属民族打败,霸权崩溃 。他的儿子埃尔纳克也迁到了东罗马帝国,被安置在多瑙河下游的南岸 。粟特人民族众多,远离并敌视匈牙利人 。粟特人怎么可能还在他的统治之下?而阿提拉之前的最后一位匈牙利统治者是他的叔叔卢阿,他的统治时间不是公元370年,但至少是在4世纪初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正,认为派使者去见魏的胡尼并不是阿提拉的儿子,而是匈牙利著名领袖巴拉米尔或乌尔丁 。但这不能说是正当的,因为巴拉米尔或乌尔丁之后的第三个统治者分别是乌尔丁、奥克塔和卢阿,他们的统治时间远在公元452年之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