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古诗词,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 )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绵山位于现在的山西省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见不到介子推,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但还是没有找到 。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等火熄灭后,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和御林军一起搜山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伏地哭拜,然后安葬遗体 。这时,他突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
晋文公命人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离开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到宫中 。
晋文公命人将柳木做了双木屐,每天穿在脚上,常常望着它哀叹:"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治国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有关清明节的小知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古时有诗曰: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关于清明节古诗词,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清明节,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