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三 )


所以法国总理达拉第签订《慕尼黑协定》回到巴黎,还担心因为抛弃盟国,导致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结果却和张伯伦一样,刚下飞机便受到法国人民的夹道欢迎 。
不是法国想低调,实在是实力不允许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文章插图
四、
相比英国和法国的退让,德国则是咄咄逼人 。
早在“一战”前,德国对战争的呼声便很高 。
1895年,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议员哈赛写了一本书——《1950年的大德国和中欧》,他在书里鼓吹战争,希望吞并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并且把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遣送出境,建立起包括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的大德意志帝国 。
5年后,英国裔的德国作家休斯顿·张伯伦走红,他宣扬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并且在这种基础上,创立了一套种族主义理论 。
休斯顿·张伯伦的著作发表之后,先后有两位读者给他写了激情澎湃的感谢信,其中一个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另一个就是美术生出身的希特勒 。
这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都成为种族主义和大德意志的拥趸,说明德国用战争扩张生存空间,已经成为德国人民的共识,是刻在德国骨子里的基因 。
为了扩张生存空间,德国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投入大量经费来建设海军,准备和英国在海洋争锋,二是修建了柏林—巴格达铁路 。
这是一条联通欧洲和中东的陆地交通线,可以把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中东地区的原材料、石油、粮食产地和市场联系起来,整合中东欧和西亚的陆地资源,并且将德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和印度洋 。
面对这条铁路,后来出任英国首相的亚瑟·贝尔福曾说:
“如果我们不赶在德国人修建更多的运输系统,并夺走我们的贸易之前向德国宣战,那英国将犯下严重的错误 。”
由于英国的阻挠,巴格达铁路的终点站到底建在哪里,始终没有确定 。
就在双方扯皮不定的时候,“一战”爆发,德国的精力转向欧洲战场,对延伸国际影响力的铁路线,自然没有太大的投入 。
战争结束以后,德国做为战败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
德国失去十分之一的人口,13%的领土,包括工业重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而为了肢解崛起的德国,战胜国划出一条“波兰走廊”,表面上是让刚独立的波兰得到出海口,其实是为了把东普鲁士和其他德国领土隔开 。
此外有600万讲德语的人口,被战胜国留在奥地利,虽然他们认为加入德国是最好的出路,但没有人在乎战败国人民的想法,坚决不允许奥地利和德国合并 。
毕竟,失败者是没有人权的 。
在这种强度的制裁面前,德国陆军缩减到10万人、海军缩减到1.5万人,都是小意思罢了 。
对于坚信“大国崛起”的德国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 。
他们普遍感到迷茫和悲愤,有个“一战”期间持反战立场的德国人,在战败后看到占领军的暴行后感叹:“我渐渐感觉到法国兵枪托的存在,又变得爱国了 。”
这就是祖国强大时感觉不完美,当祖国衰落时,才体会到强大的祖国有多么可贵 。
而“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属于典型的弱势政府,14年间共诞生了20个内阁,每届内阁平均执政239天,不到8个月的时间 。
这样的弱势政府,自然没有能力稳定战后的混乱局面,导致长达14年的时间里,德国一盘散沙,别说恢复帝国荣耀了,连自保都做不到 。
内忧外患的环境,让一批又一批的德国新青年成为民族主义者,尤其是近百万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他们在教育和工作的双重催化下,更坚定了自己的民族主义信仰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也就是说,复仇和崛起是德国新青年的共识 。
他们最终成为纳粹党的拥趸,成为希特勒的信徒 。他们在万字旗下宣誓,要为德国的生存空间而战,要为德意志的荣耀而战 。
德国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执导过一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她用镜头拍摄了如林的手臂、整齐的方阵、激情的工人、以及声嘶力竭的呐喊 。
一切都在宣示,这就是德国的力量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文章插图
五、
签订《慕尼黑协定》的英法崇尚绥靖政策,而《慕尼黑协定》以外的苏联和美国,也在对法西斯进行绥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