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 )


3.相关资料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 。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 。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 。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 。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 。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 。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 。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 。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 。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 。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 。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 。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 。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
一,几则参考资料
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
2.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 。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 。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 。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 。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 。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 。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 。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 。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 。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 。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 。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 。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