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 )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 。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 。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 。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 。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 。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 。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 。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 。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 。)
参考答案
1.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 。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2.见自读点拨(4)的列举事例表格 。3.略4.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
2.作品赏析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2)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
②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
③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 。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