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的由来,崂山的由来及文化背景?

崂山的由来及文化背景听说在老早以前,茫茫的东海滩上,一没山,二没岭,方圆百里是一马平川的草地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坐落着大大小小48个村疃 。这东海滩上住着的人,有的靠打鱼捞虾谋生,有的靠开荒种粮糊口,尽管干的营生不一样,可是家家户户都过着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安定生活 。
?
谁知这一年,大祸从天降,东海里冒出个有十万年道行的大鳌鱼 。你道这鳌鱼有多大?尾巴一翘,东海里就竖起个高高的“海岛”;身子一浮,东海里就现出老大一片“陆地”;4个爪子一趴,东海里就掀起万顷波浪;咧开大嘴喝一口水,东海边就落一次大潮!
?
靠海边有个王家疃,疃里有对胆大艺高的兄妹 。哥哥名叫大智,20出头;妹妹名叫大勇,刚刚18岁 。他们在48疃乡亲的帮助下,打死了大鳌鱼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大鳌鱼的遗骨,变化成了南北长30里、东西宽30里的一座山 。因为这山是大鳌鱼化成的,人们便叫它是“鳌山”,山南头叫“鳌山头” 。
因为这鳌山山势陡险,攀登特别费力,后来人们把它叫成了“劳山” 。文人在攀登之后,写诗作文留念时,又在“劳”字边上加了“山”字旁,才成了今天的“崂山” 。

山南的由来,崂山的由来及文化背景?

文章插图
贵阳名字的由来由于贵阳气候常年多阴雨,民间有“天无三日晴”的俗语,贵阳是因为“阳贵”得名 。

山南的由来,崂山的由来及文化背景?

文章插图
淮海名字的由来【山南的由来,崂山的由来及文化背景?】淮海又称山南区域,因地处山水之南而得名 。山即山东丘陵以南,水是指黄河至齐长城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
山南
全境东濒黄海,西连中原,南达吴越,北接齐鲁 。
地区历史
《太始记》云:皆以八月户时,“蚩尤氏乃据淮海之地以挡轩辕东进之路 。而不敢显陈”,炎黄、蚩尤涿鹿之战即发生在徐州 。
李巡注《尔雅》解州名云:“李巡曰:“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杨……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 。徐,舒也 。”
柳宗元《柳河东集》:海岱及淮为徐州 。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 。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 。此言东海为师道所据也 。
苏轼《和陶饮酒》诗二十首之第十七说:“淮海虽故楚,无夫轻扬风 。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盅 。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 。时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 。”诗中言道,徐州虽是故楚之地,但是这一带是斋厨与养生始祖彭铿的故国 。西边楚地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是道家祖师老子故乡;蒙地(今河南商丘)有庄子梓里;北边鲁国孔子多次入楚至徐州地向老子问礼与学习大道;还有大汉朝王权建立者和大将、谋士们大多生长在这个地方 。然而,当喝了三杯酒后,我性情并没有乱,才悟出扬州这个地方人文与学风,怎能与徐州相比呢?
清朝光绪年间,状元、学者、实业家张謇(1853-1926,南通人)提出了《徐州应建行省议》,主张在“以徐州为众星之月,东到海州,西至商邱,南起泗州,北迄沂水,包括苏、皖、鲁、豫四省交会之区的四十五州县”建立行省,他认为,在徐州设省可以二便四要(便于裁漕督、便于练兵;“四要”是“训农、勤工、通商、兴学”) 。张謇一生经营实业、出资办学,在徐州设省和将陇海铁路延长至南通、崇明,是他的两个愿望,但都未实现 。
设省,用张謇的话来说,是“变散地为要害”;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更是“变边缘为中心”,在四省边缘地带构造经济中心,改变淮海的相对落后局面,实现新亚欧大陆桥东段的崛起 。
1931年张我华等提交给中政会的缩小省区案中,主张在徐州设立“归德省” 。
1940年民国省制问题设计委员会胡焕庸(地理学家)提出的分省案中,也主张设立“徐淮省”,面积66872平方公里 。
1948-1949年,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区域爆发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
改革开放以来,淮海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立了“淮海经济区” 。许多行政区划专家都认为,根据地理交通、人文风俗、经济联系、城市发展等因素,应该建立“淮海省”,实现淮海地区的腾飞,实现东部的共同繁荣并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推动中西部开发 。
地理位置
淮海区域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东部地区的交汇处,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新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和开发,中西部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淮海经济振兴繁荣、起到带动辐射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