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规章制度( 三 )


(三)基本医疗服务综合业务指导,负责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站内会诊、双向转诊、中医药管理、医疗业务培训、医疗纠纷处理、药品采购计划编制及药品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各项档案收集与整理 。
(四)负责文件的收发登记工作,负责房屋、水、电、通信等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负责安全保障工作,负责环境卫生管理,负责社区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外的有关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 。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职责
(一)承担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为社区群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
(二)制定辖区年度公共卫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
(三)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责任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
(四)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
三、社区责任医生职责
(一)负责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对体检中查出疾病的患者认真给予治疗 。执行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定期对辖区居民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会诊,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 。
(二)管理辖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根据体检、平时诊疗、妇幼儿保工作、无偿献血、上门访视等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为居民建立动态的健康档案,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保管、研究、使用,实行计算机管理 。
(三)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针对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为辖区居民的预防和保健医生 。
(四)改变服务模式,以上门服务为主,对有健康问题的应开展连续服务,对确有疾病需要住院的应负责联系住院,出院后做好恢复期的康复工作 。
(五)认真履行好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包括管理健康宣传栏、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协助做好妇儿保工作、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查等 。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责任医生健康教育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订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结合季节特点、重点传染病流行态势、本地疾病谱,及时编写健康宣传资料 。每年至少4次更换健康宣传栏内容,并保存宣传内容 。
(二)社区责任医生上门访视时随带常见病、慢性病、重点管理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分发到户,不能理解的居民,社区责任医生要逐项解释健康教育宣传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 。
(三)结合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或当地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上门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传,让社区居民掌握防控疾病和防止事件危害扩大的方法,维护社会稳定 。
五、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首诊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要进行跟踪,直至将该病人交由社区责任医生管理或病愈 。
(二)接待病人要热心,问病查体要细心,诊治疾病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 。
(三)熟悉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急症的诊疗与急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扎实 。诊室要配备一般抢救药品、器材,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
(四)按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处方、出诊、随访服务、转诊等记录 。
(五)危、急、重症病人优先就诊,对首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组织会诊和讨论,确需转诊的做好转诊前紧急处理,并由首诊医生和社区责任医生亲自陪同转院,随带健康档案 。
六、社区病人双向转诊制度
(一)社区责任医生在上门访视、门急诊疗等过程中发现的急、难、重、危病人,在站内无法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转诊 。转诊前向病人和家属讲明转诊的理由,征得病人同意 。
(二)病人转上级医院住院时,随带健康档案转诊 。病人出院后由社区责任医生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健康档案,并做好康复期的医疗保健工作 。
(三)医疗机构应为转诊病人提供预约服务,杜绝转诊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化验,以减轻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 。
七、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管理制度
(一)儿童保健:掌握辖区内目标儿童底数、变动信息,开展体弱儿专案管理,对体弱儿进行随访 。
(二)妇女保健:掌握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产妇底数、变动信息 。根据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要求,开展婚前保健咨询,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 。负责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 。开展产前筛查及对诊断阳性病人的追踪 。结合育龄已婚妇女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开展常见妇女病检查,检查情况记入健康档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