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方言大全对照意思 杭州话( 四 )


1.重叠是吴语构词形态变化主要手段之一 , 杭州方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重叠的形式 , 重叠后表示某种附加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先说形容词的重叠:
单音节重叠后加“交” , 表示程度弱化 , 在句子里作状语 。例如:轻轻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
单音节形容词前附加成份的重叠 , 表示程度的加强 。如:血血红|腊腊黄|石石硬|滚滚壮|笔笔直|蜜蜜甜 。而后附加成份的重叠 , 表示程度减弱 。如:绿茵茵|黄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咪咪 。再以“黑”字为例 , 来看它的比较级:黑兮兮:近似黑色 , 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层 , 程度加强|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层 , 程度更强|墨黑墨黑:黑到了顶点 , 程度最强 。
双音节的重叠形式 , 有联合式:大大方方|规规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笔直笔直等 。
再看动词的重叠:
处置式的动词 , 可以重叠:衣裳洗洗|带儿系系|炉子生生 。后边还可以带形容词补语:衣裳洗洗干净|带儿系系紧|炉子生生旺 。
重叠之后加“儿”:搞搞儿|荡荡儿|追追儿|争争儿 。
重叠之后带补语 , 表示请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拢|看看仔细|咽咽过来|揿揿落去|拉拉上来 。
2.名词的词头和词尾 。词头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 。词尾如:鬼(晦气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馋痨胚)、家(厂家、店家)、相(卖相、吃相)等 。这里 , 着重说说词尾“儿、头、子” 。
杭州方言的儿尾词数量非常多 。这个“儿”是自成音节的词尾 , 称之为“儿尾” 。它不同于北京话后缀的“儿” 。北京的“儿”写出来也是个独立的字 , 读出来却是与前一个字合成一个音 。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 , 只起个卷舌作用 ,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 , 所以称之为“儿化” 。杭州的儿尾词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很丰富了 。在《梦粱录》里就记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许多儿尾词 。如:虾儿|果儿|衫儿|裙儿|笼儿|鼓儿|香袋儿|八歌儿|油酥饼儿|千层儿|扇面儿|石榴子儿|豆儿黄糖|猫儿桥|狗儿山巷等 。这些儿尾词 , 至今还出现在杭州人的口头上 。
杭州和北京都有“儿、子、头” , 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 比较如下:
杭州:花卷儿|眼镜儿|老头儿|石子儿|筷儿|领儿|镯儿|梨儿|虾儿|壁虎儿|
北京:花卷儿|眼镜儿|老头儿|石子儿|筷子|领子|镯子|梨|虾|壁虎|
杭州:裙子|小伙子|粽子|棋子|桃子|枕头芯子|鞋子|学生子|前天子|
北京:裙子|小伙子|粽子|棋子儿|桃儿|枕头芯儿|鞋|学生|前天|
杭州:枕头|舌头|拳头|宝盖头|竹字头|斧头|鼻头|手腕头|贼骨头
北京:枕头|舌头|拳头|宝盖儿|竹字头儿|斧子|鼻子|手腕子|贼
杭州方言人称代词用“我、你、他” , 复数加“们” , 这和吴语诸方言不同 。但是杭州话的人称代词单数作定语时 , 习惯上都改用复数 , 这一点很特殊 , 又不同于北京话 。例如:
杭州话格张纸儿请你交拨我们老公 。(这张纸条儿请你交给我的丈夫 。)
你们老婆到外头耍子去得 。(你的妻子到外面玩去了 。)
小张是我们女婿 。(小张是我的女婿 。)
【杭州话方言大全对照意思 杭州话】小张请他们丈人老头儿吃饭 。(小张请他的岳父吃饭 。)
3.杭州话也可以说“他吃过饭得”这类主谓宾的句子 , 但最习惯的说法是改成主谓谓语句 。如:“他饭吃过得|他文章写好得” 。根据语言环境 , 全句的主语经常省略 , 只剩下“饭吃过得|文章写好得” 。
4.北京话里有“把”字句和“被”字句两种句型 , 杭州话从意义上说也能分这两种句子:
A式我们阿哥拨脚踏车骑走得 。狗拨兔儿咬煞得 。
B式脚踏车拨我们阿哥骑走得 。兔儿拨狗咬煞得 。
A式相当于北京的“把”字句 , B式相当于北京的“被”字句 。但在杭州话“乒乓球比赛 , 小张拨小李打败得”这类孤立的句子里 , 看不出是谁打败了谁 , 要靠上下文才能作出判断 。北京话里介词“被”字后面引进的施事是可以不出现的 , 如“兔子被狗咬死了” , 就说“兔子被咬死了” 。而杭州方言里这个施事却一定不能省略 。如:“兔儿拨狗咬煞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