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天论中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荀子什么论?

荀子什么论《荀子·天论》,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0),名况,当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主要为荀子所著,共三十二篇,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 。
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 。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 。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
文章首句提纲挈领,表明观点,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后以此言立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毋应越俎代庖 。后又语人: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愿于有物之所以成 。天地万物,各司其职 。人之思治,各常其道,人道未易,国泰民安,人之思行,知制天命,天命之知,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天命之制,则在乎人焉 。
《天论》语言富于文采和气势 。比如第一段中“强本而节用……妖怪不能使之凶”和“本荒而用侈……妖怪未至而凶”这两节文字意思相反,字句工整相对,从整体上看,运用了对比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而这两节文字分别又是由两组排比句构成,文字的工整严密令人叹服 。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荀子什么论?

文章插图
万物以其和而生什么意思【荀子在天论中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荀子什么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出自《荀子·天论》 。荀子在《天论》中批判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将宗教之天、道德之天拨正为自然之天,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文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其大意为,天上众星相互伴随而旋转,日月相互交替照耀,四季轮流控制着节气,阴阳二气周流变化,风雨博施于天地间,万物各自得到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滋养而成长 。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荀子什么论?

文章插图
于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于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二:
①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 。例如《荀子.议兵》:“然后刑于是起矣 。”意思是说,接着,“刑罚”这件事情(同位结构)就发生了 。
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连词)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 意思是说,于是乎派遣御史详尽了解案卷并问讯各位读书人 。
在古文中,“于”的含义有:
①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荀子.天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启:萌芽;蕃:茂盛;畜:蓄;臧:藏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史记.孙膑传》:“请救于齐 。”《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上述各例句中的“于”可分别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 。
②介词 。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③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④动词词头 。《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
注意:“於”作叹词时读wū,不简化为“于” 。
在古文中,“是”的含义有:
①正确,与“非”相对 。陶潜《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
②指示代词 。这,这个,这样 。《荀子.王霸》:“若是则百吏莫畏法而遵绳矣 。”又: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韩非子.孤愤》:“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组词“是以”、“是故”意义和用法同“因此” 。《韩非子.五蠹》:“是故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③系词 。王充《论衡.死伪》:“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