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卧冰求鲤始末( 二 )


这个故事显然带有神话传说的意味,带有民间天真素朴的特色 。因为这个传说,当地定名为“孝感”,董永也因此而成为《二十四孝图说》中的著名孝子 。或许是因为董永故事的深入人心,当地后来又接连出了两个大孝子,也被相继收入《二十四孝图说》 。
一个是黄香,《三字经》里记载,“香九龄,能温席 。”九岁的时候,母亲逝世,他把所有的孝心放在父亲身上 。寒冬,他提前为父亲睡暖被窝,酷暑,他不辞辛劳扇凉枕席 。顶难得的是,他还是个文采斐然的神童,当时盛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江夏后来也被划归为孝感市 。
还有一个是孟宗,小的时候,父亲就亡故了,母亲好不容易养大孟宗 。年纪大了,孟宗操劳一生的母亲却生了一场重病 。医生说是要用鲜竹笋做汤药,才能救活孟宗的母亲 。
当时正好是冬天,根本没有鲜笋可挖 。绝望的孟宗跑到竹林里,抱着竹子大声痛哭 。地上竟然凭空长出几棵嫩竹笋,孟宗擦干眼泪,抱着鲜竹笋就跑回了家,而他的母亲喝下竹笋汤后,病就真的好了 。这位孝顺的孟宗,后来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直做到司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工程部部长 。
撇开王祥卧冰故事不谈,为了塑造这些“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当时的写手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很明显有夸大事实的嫌疑 。至于黄香的故事,倒是还比较接近事实的,至少是有现实依据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
而孟宗,冬天抱着竹子哭,竟然能哭出新鲜竹笋来,不是竹子成了精,就是土地公公显了灵 。当真是要毁三观了,完全不符合科学规律,暂且存而不论 。
有董永故事和孟宗故事做底子,就能明白王祥卧冰故事的传播原因 。王祥凿冰被“合理想象”为王祥卧冰,进一步凸显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让人不合时宜地想到,某些单位为了得先进,精心编造典型材料,当真是古今一心 。
顶神奇的是,为了增强王祥事迹材料的可信度,竟然又编了一个故事 。说是这个后妈大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她故意宣称自己想吃黄雀羹,这次,王祥都还没出门,几十只黄雀自投罗网,飞进来求死 。

对于此类事件的真实性,我颇为怀疑 。最大的疑点就是,身为神迹的见证人,后母朱氏竟敢逆天而行,将祸害王祥的勾当进行到底 。这简直就不符合人性,如果她亲历了黄雀事件,恐怕早就吓得不轻,恨不得跪地求饶,祈求神的宽恕了 。而事实上是,她将邪恶后母的角色进一步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世说新语》里讲到关于王祥的两则故事,细读就会明白,尽管王祥卧冰求鲤,这朱氏对于王祥的迫害竟然逐步升级了 。为了不让王祥好好睡觉,假说是李子太好了,招惹小鸟和小偷,让他日夜守护这棵李树 。这简直比黄世仁还要可恶 。每次风雨大作,王祥担心后妈责罚,就会抱树大哭 。
《世说新语》尽管不是正史,但也并没有往下记载民间的传说 。民间的版本里,这棵李树每次都能逃脱暴虐的极端天气 。直到今天,还有人在孝感河边立了一块碑 。上面题有五个大字:“风雨守李处” 。考虑到人民群众希望好人得好报的善良发心,我们就不去较这个真了 。
关键是,这个后妈显然不认为有什么神仙在帮王祥,否则无法理解她后面的行径 。《世说新语》里记载到,这个后妈竟然持刀行凶 。幸好王祥起夜,才幸免于难 。看到被砍烂的棉被,后妈终于良心发现,从此视如己出 。这看起来倒是大团圆的结局,但是人心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
事实上,即使是后妈,也没权力随便杀人 。王祥虽然自动请死,估计当时这个朱氏自以为得手,猛然看见这个大活人,还是会心生畏惧的 。更何况,她肯定担心王祥会反抗甚至杀掉她,为了稳住对手,不让他出去传播甚至告发这个恶劣行径,暂时装作幡然醒悟的架势 。这绝非是我想当然,事实上,朱氏杀王祥的心思一直就没有断绝 。
众所周知,王祥被列为“二十四孝” 。不过,却少有人知,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被列为“二十四悌” 。
《论语》里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儒家最为倡导的道德范式,孝是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而悌是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王览之所以能成为悌文化的代表人物,实在是拜他的奇葩妈妈所赐 。
一般人喜欢说“无道昏君”,这个后妈朱氏也被评定为:“无道” 。王览才几岁的时候,这朱氏没事就拿鞭子抽打王祥 。王览虽然年纪小,却非常讨厌妈妈的举动,他每次都会哭着扑过去护住哥哥 。朱氏自然很难如愿打死王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