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发型的由来,清朝发型为什么那么丑?( 三 )


“丱发”
这是一种童发 , 男女皆可通用 , 因其形似“丱” , 故称丱发” , 其形制是将发分成两大股 , 对称系结成二椎 , 放置在左右两侧的头顶上 , 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尾发使其自然垂下 , 最长可至肩 , 为历代童发的主要发型 。
蝉鬓、博鬓 , 这两种不是发型 , 但是各种发型必需配备的两种鬓式 。
蝉鬓 , 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① , 它是两鬓的装饰 , 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 , 形如蝉翼 , 故称“蝉鬓’ , 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 , 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 , 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
博鬓 , 历代僻L仪典0 , 《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 , 品贵夫人也须博鬓 , 博鬓即以鬓掩耳 , 或往后拢掩半耳 , 是一种礼仪的鬓式 。
妇女最常见的发型 , 按其梳编规律分为以上六大类 , 在造型时 , 可依据各类的梳编法 , 采用髻、鬟 , 盘 , 绾、叠 , 拧 , 结等等手法 , 梳编出更多的发式 , 并根据朝代、身分、年龄 , 个性崇好等结合而运用 , 就能创制较好的妇女发式 。
唐代妇女发式多姿多态 。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写道:“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 。明皇帝宫中 , 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 。贞元中有归顺髻 , 又有闹扫妆髻 。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 , 又抛家髻及倭堕髻” 。另外在《妆台记》 , 以及《新唐书》、《中华古今注》等书中 , 也有对唐代妇女发髻式样的记述 。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别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 , 以及石椁线雕、壁画中见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发髻式样 , 但都没有我发现的西安东郊唐长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窑出土陶俑发式实物这么集中和多样 。现将我发现和收藏的唐长安三彩窑陶仕女俑及其发式分别予以介绍 , 以便从唐代妇女多姿的发式这一侧面窥探唐代社会的兴旺和开放程度 。
公元1368年 , 名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 , 立国号明 。明朝建国后 , 采取了一系列讲求实效的措施 , 以利恢复生产 。由于生产力获得了提高 , 市场进一步扩大 , 新型工业不断涌现 , 一些工业城于是随之形成 , 统一后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明从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夺取政权后 , 注重对不符合汉族习俗的礼仪进行了整治 , 多采用和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制度和习俗 。从所收集的资料看 , 明代妇女的发式 , 虽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样 , 但也具有其本时代的一些特色 。
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 , 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 , “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 , 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 , 再在髻顶饰以花朵 。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 , 且将发髻梳高 。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 。“桃花髻”的变形发式 , 花样繁多 , 诸如“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及仿汉代的“堕马髻”等 。
双螺髻:明代双螺髻 , 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 。时称“把子” , 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 , 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 , 其髻式丰富、多变 , 且流行于民间女子 。
假髻:又称鬏髻 , 为明代宫中侍女、妇人所仲爱 。当时有“宫女多高髻 , 民间喜低髻”之说 。此类假髻形式大多仿古 , 制法为先用铁丝编圈 , 再盘织上头发即成为一种待用的妆饰物 。明末清初特别时兴 , 在一些首饰店铺 , 还有现成的假髻出售 。
头箍:又名“额帕” 。明代无论老妇、小女都非常盛行 。一说头箍是从原“包头”演变而来 , 最初以粽丝编结而成为网住头发而已 , 初时尚宽而后行窄 , 其实用性为束发用 , 并兼之装饰性 , 取窄小一条扎在额眉之上 。此装饰物自明代始有 。
牡丹头:高髻的一种 , 苏州流行此式 , 后逐渐传到北方 。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 , 六宫争学牡丹头 。”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 , 形容其发式高大 , 实际约七寸 , 鬓蓬松而髻光润 , 髻后施双绺发尾 。此种发式 , 一般均充假发加以衬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