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发明了什么


马钧发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马钧发明了很多东西,最突出的有还原指南车、改进织绫机、改制诸葛连弩、发明龙骨水车、轮转式发石机、水转百戏图等,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 。
新式织绫机【马钧发明了什么】 绫是一种表面光洁的提花丝织品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 。可那时所以生产效率还很低 。中国劳动人民才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了简单的织绫机 。这种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踏具),人们用脚踏蹑管理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后来,这种织绫机虽经多次简化 。可到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 。马钧看到工人在这种织绫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 。
于是,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 。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 。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综控制着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以便梭子来回穿织;蹑是踏具 。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 。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 。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 。
龙骨水车在以前中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 。也叫翻车 。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 。中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 。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但那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大抵应该说是中国乡村历代通用的龙骨水车的前身 。直到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重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式翻车,才使得翻车广泛推广应用,从而形成了从东汉到三国翻车的正式产生 。
马钧当时在魏国作一个小官,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闲着 。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 。于是他又在机械上动脑筋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 。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 。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 。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中国乡村历代所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马钧被称为“天下之名巧”,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创造,最突出的有还原指南车、改进织绫机、改制诸葛连弩、发明龙骨水车、轮转式发石机、水转百戏图等,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
马钧的发明1.指南车: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 。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 。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 。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
2.龙骨水车: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 。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 。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 。
马钧简介马钧,字德衡,魏晋时期扶风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
马钧从小便有点口吃,说话结结巴巴的,因此不爱说话,但是他很喜欢思考问题,脑筋转得灵活,同时又讲求实践出真知,动手能力非常强,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对于机械设备有着独特的见解 。
马钧在乡间长大,他常常看到人们在织布 。当时的工人在织绫机上操作时,常常累得满头大汗,马钧对机械的研究改良是从改革织机开始的 。他当时看到织机十分笨重,操作起来又不方便,工作效率很低,织工们辛辛苦苦织一匹绫子需要几十天的时间 。因此马钧决心把它加以改进,对织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经过日夜苦心钻研和反复试验,大大改良了织机构造,简化了踏具,改造了开口运动机件,速度也快了起来,劳动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而且人们工作时也轻松了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