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句话出处及原意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句话出处及原意

文章插图
1、“厚于德”出自西周姬昌的《周易》 。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 。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
2、“诚于信”出自西汉时期秩名的《逸周书》 。
原文: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句话出处及原意】释义:丰年也不急于偿还,真诚进行救助,便于辅助百姓生财 。
3、”敏于行”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 。
原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释义: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
扩展资料:
赏析:
1、厚于德
“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 。“厚于德”既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也代表了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追求 。
2、诚于信
“诚于信”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待人处事的信誉和信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真诚、有信、无欺,它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企业生存之基础、社会和谐之基石 。
3、敏于行
“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 。主要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 。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 。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 。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
“君子敏于行讷于言”意思是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讷于言敏于行是一个汉语词汇,直译为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
该句真正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的意思 。即君子之为是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 。
“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的道理
对一般人来说,说话既省事而且快捷,做事既费事又缓慢,但在此章节,孔夫子将君子的说话与做事特点与常人反过来了,做事要快,说话要慢 。
讷言、敏行 。讷是慢,吞吞吐吐的意思,倒不是君子口才不好,而是考虑到实施之难,所以说话谨慎,不敢说大话;敏是快,迅速利索的意思,很快地去实施,而不是停留在语言上或者其他非必要条件积累上,先把能做的做了,这样很多事就好做了,或者说就做成了 。
说话容易做事难,转变这种方式为“说话难做事容易”,这是君子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行者”的觉悟,“知行合一”的发端 。
敏行:勉力修身 。
敏于行:本指行动迅速,引申的意义是想好了就坚定地去做,不犹豫,有较强的执行力度 。
出处:《论语·里仁篇》
原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扩展资料《论语·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
内容节选: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翻译: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翻译: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篇》
翻译: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