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是谁( 二 )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 。元丰二年(1079)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元佑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 。绍圣初,出知齐州,后因编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 。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 。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 。
《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 。父端友,工于诗 。”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 。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1180年),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 。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 。其他,如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
晁补之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道劲,辞格俊逸 。也有失于散缓,散文化倾向较显著的作品 。题材除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 。有的篇章气象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等篇,词气慷慨,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认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 。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 。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以乐府诗见长,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
《宋史·艺文志》曾录有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鸡肋集》一百卷和《晁补之集》七十卷 。这些集子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均遭禁,现存仅有《鸡肋集》七十集,其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系补之从弟晁谦之于绍兴七年编成,刊行于建阳 。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晁氏琴趣外篇》六卷本、旧钞《鸡肋集词》一卷本、旧钞《晁补之乐府》一卷本、清道光十年晁氏裔孙贻端刊《晁氏丛书》本、涵芬楼刊林大椿七卷本、吴昌绶煦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等 。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淮阴(今属江苏)人 。自幼聪颖,年十三能为文,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曾历官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 。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又升为起居舍人 。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 。后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 。徽宗即位,起为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 。崇宁初,因遭弹劾而贬为房州别驾,后居于陈州宛丘 。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
张耒的诗学自白居易、张籍一派,以平易浅显的语言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现实 。由于他自己早年生活穷困,颠沛流离,后又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卑官,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因而特为关切百姓劳苦,如《劳歌》用对比手法描绘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输麦行》描写农家打场交租的情形,在《籴官粟有感》和《和晁应之悯农》中,一再发出“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和“力田竞岁犹无获”的深沉叹息 。他的诗通俗晓畅,平易自然 。“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惜别赠子中昆仲》),“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寿阳楼下泊舟有感》),“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腊日》),“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夏日》)等,写来似乎毫不用力,脱口而出,却自有韵味 。在北宋后期的诗坛上,张耒以通俗浅易的诗风独树一帜,实际已开南宋杨万里、范成大的先河 。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
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答李昭玘书》) 。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
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 。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答李昭玘书》) 。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