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的春江晓景原文及翻译


惠崇的春江晓景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01春江晓景第一首原文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
02春江晓景第二首原文是: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江的水暖肯定是鸭子 。蒌蒿遍地,芦笋也开始抽芽 。此时河豚也正是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 。
03春江晚景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
04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 。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 。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轼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 。
惠崇《春江晓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原文
惠崇春江晓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惠崇的春江晓景原文及翻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这是一首题画诗 。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 。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 。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 。
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苏轼 〔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
上:指逆江而上 。
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
依依:不舍之貌 。归人:回家的人 。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
更待:再等;再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