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结束告别的经典句子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告别语( 二 )


那是另一种“本周尽在掌握”的幻觉,但意识到这一点要在好几年后了,也许直到现在我也仍在幻觉之中 。回国后努力而笨拙地做了两年管理工作,赶上国内创业潮,感觉大家都先含辛茹苦挣钱,把理想深深埋在心底 。我自己也差不多,陷入一地鸡毛时就把这些书当诗和远方,近近眺望(想想这个动作),常常谈起,很少翻开——我知道它们已经变成一个“不甘堕落”的泛文化人的“身份细节”(status details),这一表达来自汤姆·沃尔夫《新新闻主义》(又一本被我千辛万苦背回来的书) 。简言之,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会透露你的身份和内心,自然,你读什么你就是什么,或者,你谈论什么你就是什么,但是(一个大大的“但是”)这里恰恰相反:我用我谈论的,反证了我已经不再是什么 。唐诺先生在《尽头》里有类似表述:“……折损掉的好小说家、好书写者,老实说很少是因为文学信念的直接破毁,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事情通常就从这不起眼的地方开始 。一般而言这会有二到三年左右的‘看守’时间,原有的文学信念依然挺立无恙,可能还更常讲而且讲得更响亮,但逐渐有种愈来愈浓郁的虚张声势味道,包含着一点点不自然,一点羞怯,一点不甘心以及更多的无奈和自嘲,我一时想不起来有谁曾经成功回返过,时间直直向前稍纵即逝……”

工作结束告别的经典句子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告别语

文章插图
工作结束告别的经典句子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告别语

文章插图
2013年冬,作者租住的公寓外景 。
如今这个年龄,看到“时间直直向前稍纵即逝”这样的字眼,简直能感到刀锋上的寒光,但在2013年、2014年时却并非如此 。漫长的告别因为临时去了趟欧洲开会遽然加速 。从旧大陆回到新大陆已是5月29日,离告别坎布里奇还有两天 。傍晚下的飞机,其实并不饿,还是去唐人街买了两个大肉包,又去星星餐厅吃了顿猪脚牛肉面(都是最后一次了),要了杯冰沙,吃到牙疼 。回公寓,碰上邻居弗吉尼亚,她给我个大大的拥抱,又送我一个信封,里面是五张新英格兰风景的明信片 。多么自豪的老太太 。她说起1960年代在挪威住了几年后回到美国,非常不适应,但也获得了重新认识熟悉社会的“新鲜眼光”,“珍惜这种感觉,因为要不了多久它就会消逝了 。”我记着她的叮嘱,准备回国后留意自己的反向文化冲击,写一篇自嘲口吻的《我是外宾》 。(可惜后来一个字没写出来)
【工作结束告别的经典句子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告别语】当晚,我带着欧洲的时差在一种醉氧的状况背着一大包书骑车去朋友家,有些书是送给他的,有些书是拜托他两个月后回国探亲时帮我捎回来的,其中一本叫《中国金:在蒙特雷湾区的中国人》 。那是在伯克利一家二手书店买的,在旧金山溜达时,不小心闯入介绍美籍华人历史的“美华博物馆”,窥视19世纪背井离乡的中国男人的行李箱,印象最深的是排遣寂寞的扑克牌,一时动容 。我不熟悉那段历史,但作为打工佬的儿子,我熟悉民工潮中的迁徙与别离 。2014年春节马上到来时,阿富汗同学突然给我发来一句中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他从《纽约时报》文章里拷贝下来的,竟看得我眼眶潮湿 。自愿的,无奈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总是免不了各种漂泊啊 。又看到1882年排华法案的历史背景,当时美国处在经济结构变革、劳资冲突密集的时期,工资低、肯吃苦、不罢工的华人成为劳方出气筒,而今世界趋向共同市场,情形却仍有几分眼熟,我不知道几时会想要就此寻找一个故事,但那本书好像非带回来不可了 。到朋友家楼下已经挺晚的了,晚归的office lady和我一起进了电梯,“这么多书!”“是啊,我要回国了,把多下来的书送给朋友 。”“我倒是很乐意要一些好书呢 。”她的楼层很快到了,我们彼此笑笑,谁也没当真 。
次日上午我忙着洗衣服烘衣服,同时发送各种告别邮件,中午、下午和晚上还各有三轮告别,下午去学校和日本朋友喝咖啡,他在中国待了很多年,分开时他问我,“你觉得我更像日本人还是更像中国人?”“为什么要问这个?”他解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问熟识的人这个问题,以寻找自我的定位 。这让我又感叹了一番自足的人格是多么不易 。身份认同可以是特别宏大的问题,也可以落到非常细微的层面,譬如……打包 。那一大一小两个箱子,就是你的诺亚方舟啊,还剩一天,你会继续抛下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