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带)司马后没有消沉,仍然保持激越向上的斗志,曾在一年秋天登高远望秋色,写下《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相比于乐观豁达的刘禹锡,贬谪永州(今湖南永州一带)的柳宗元性格比较忧郁敏感,他在《渔翁》一诗中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在山青水绿之中自遣自歌,独来独往,颇似贬谪孤寂的诗人自身 。
在《江雪》中,柳宗元更是用隐居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正治上的失意苦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柳宗元《江雪》诗意图,明代宋旭绘 视觉中国/供图
宪宗元和十年(815)初,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已经“十年不量移” 。执政大臣怜诸人之才,欲渐次提拔进用,将他们召至京师 。刘禹锡回京后,有次在长安道观玄都观赏桃花,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借桃花嘲讽那些在这10年中成长起来的新贵,不过是在自己被排挤出去之后才得以提拔,而那些看花之人无非是趋炎附势之徒 。
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讥讽,深深刺痛了新贵们 。回京不到三月,在新贵的诋毁下,宪宗任命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一带)刺史、刘禹锡为连州(今广东连州一带)刺史、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一带)刺史、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一带)刺史、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开一带)刺史 。五人官职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任职之地更加偏远,实为贬黜 。
柳宗元、刘禹锡同出长安南下,走到湖南衡阳时分别,一去广东,一去广西,各奔东西 。二人临别各写三首赠别酬唱诗,柳宗元先提笔写下《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劝刘禹锡莫要再意气用事,作出看花戏君子之事 。
刘禹锡虚心接受柳宗元劝告,深情写下《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迁客骚人同立荒郊,翘首仰望北回大雁,思乡之情传达得极为凄婉 。两人马上要各奔东西,只有山水相望 。夕阳古道,风烟漫漫,前程茫茫 。
从贞元九年(793)同榜进士,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22年后风云变幻,再贬远荒,更让他们感到凄凉的不是个人遭难,而是朝廷弊政依旧,无力回天 。柳宗元最担忧的不是已经遭受打击的当下,而是二人不知何时才能重聚的未来 。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42岁,刘禹锡43岁,虽逾不惑,却也尚是壮年 。刘禹锡遂写下《答柳子厚》劝慰:“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尉罗 。”他劝柳宗元:虽然我们比“四愁多”的东汉张衡更加郁郁不得志,但更应效仿春秋遽伯玉在六十高龄仍能与日俱新 。
柳宗元的忧郁,刘禹锡的达观,两人的性格差异深度影响到再次贬谪后的心境,以致多年后只有刘郎独自踏上北归之路 。
刘禹锡归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元和十年(815)五月十一,刘禹锡到达连州 。稍晚后的六月二十七,柳宗元抵达柳州,迫不及待登上城楼,只为遥望同被远贬的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写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成就文治武功,大赦天下,裴度趁机劝宪宗召柳宗元回京 。只可惜柳宗元多年抑郁,重病在身,无法上路 。这年十一月初八,年仅47岁的柳宗元在悲愤交加中于柳州郁郁而终,终究未能返乡 。
同年,刘禹锡扶母亲灵柩回洛阳,十一月路过当年同柳宗元分别的衡阳时,惊闻柳宗元去世噩耗,“惊号大叫,如得狂病”,悲痛中写下《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
宪宗去世、穆宗即位后,刘禹锡改任他州刺史 。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东都尚书省任职,与从苏州刺史任上同返洛阳的好友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置宴把酒,白居易写下《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