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高考满分作文600字范文

古人云:“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这本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无意中的言行变成了世人的楷模,《论语》于是问世并名动天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高考满分作文6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论语读书笔记高考满分作文600字1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 。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 。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 。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 。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 。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 。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论语读书笔记高考满分作文600字2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
论语读书笔记高考满分作文600字3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 。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 。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 。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