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妃与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大明首辅张居正病危之时,万历皇帝朱翊钧悲伤不已,显得极有人情味 。他对张居正说:“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
听到这句话,张居正欣慰极了,再不去顾虑自己的子孙 。
农历六月二十日,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张居正,遗下七十余岁的老母、三十余年的伴侣以及六个儿子、六个孙子,撒手人寰,时年只有五十八岁 。
万历得到张居正病逝的消息,哀伤下令,辍朝一日 。
第二天,司礼监张诚受命主理治丧,万历、两宫、皇后都有赏赐下来 。
等到一切饰终的典礼都完备了,万历颁下诏书,赠上柱国衔,赐“文忠公”,荫一子尚宝司丞,赐祭十六场 。赐给张居正的谥号,“文”是曾任翰林者的常用谥法,“忠”是特赐,意谓“危身奉上” 。
看这谥号,以及那一些备极哀荣的赐赠,万历似乎是念情,感恩的 。
张居正即将启程归葬时,内阁张四维、申时行、余有丁上疏请派员护送 。万历照准,派太仆少卿于鲸、锦衣卫指挥佥事曹应奎护送回江陵 。张居正七十余岁的老母赵太夫人也坐驿车一道回去 。
万历与张居正,君臣一场,君如“子”,臣似“父”,如果就这样收场了,也算是一段千古佳话了 。
只是,世事无常,君王难测 。
这朝堂之上哪来的人间真情、仁义道德······

李贵妃与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

文章插图
李贵妃与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

文章插图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血管里虽然流淌着老朱家的帝王血,但从根上讲,他又是一个小农的外孙 。倘若他继承了太祖太宗的雄才大略,一切倒还好说,可悲的是,他完全没有继承明主之资,相反将老朱家不好的东西,乖张、霸道、残忍、薄情以及小农人家的贪婪、狭隘,全都揽进了骨血之中 。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是万历口中的“大伴”,但因为长久以来他对万历的监督颇严,时常向李太后打小报告,当张居正死后,万历便抄了冯保的家,并将这个陪伴自己近二十年的太监驱逐到了南京 。
万历打倒冯保,除了小怨积成大仇,还有一个政治上的理由,那便是他认定冯保勾连张居正,蚕食侵害了他一直想紧紧攥住的皇权,所以他的这一举动还暗含着相当鲜明的政治意味,冯保倒了,张居正也不能立着 。
这一切,张居正昔日的政敌以及形形色色的跃跃欲试者,自然看在眼里 。
十二月十四日,冯保垮台所激起的扬尘还没有落定,倒张的第一枪便打响了 。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疏,论已故太师张居正十四大罪,“大略言其贪滥僭窃,招权树党,忘亲欺君,蔽主殃民 。”
接到这封“来得正是时候”的奏疏,二十岁的万历,给出了一个非常有策略,同时又异常腹黑的答复:“居正朕虚心委任,宠待甚隆,不思尽忠报国,乃怙宠行私,殊负恩眷······念系皇考付托待朕冲龄,有十年辅理之功,今已殁,故贷不究 。”
下狠手之前先标榜仁义 。
万历这一手欲擒故纵,玩得可谓是很有“君王”范儿,张居正的政敌们窥得其中的奥妙后,随即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 。
四天后,四川道御史孙继先上疏,继续“追言往事”,请求将先前因弹劾张居正而得罪的吴中行、赵用贤、艾穆、王用汲等一千人召回复职,刘台等已被冤死的,给与恩恤 。
此疏一出,言官陈与郊、向日红等人立即上疏跟进,对死去的张居正形成围攻之势 。
李贵妃与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

文章插图
李贵妃与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

文章插图
有官场经验的都知道,先定调批判,再高调平反,这是政局反覆的铁律 。
然而,对此时的万历而言,大打出手前,他还需要解决一个敏感问题——张居正主政的那十年,毕竟他是君王,张居正的所作所为名义上都是经他下诏批准的,现在要清算张居正,弄得不好,自己也会牵涉其中,坏了君王的威信 。
为了避免“自己否定自己”的尴尬与不利,万历卑鄙得很 。将那一千人平反的同时,万历下诏说:“朕一时误听奸恶小人之言,以致降罚失中 。凡是这奏本上列名的因建言得罪的,俱起用 。其余有类似的,吏部都查明报来 。”
众人见张居正已被万历定性成“奸恶小人”,加之那一番鼓动揭发之辞,个个变得凶猛起来 。
陕西道御史魏允贞上疏弹劾说,张居正时代前后几任吏部尚书张瀚、王国光、梁梦龙等人,多少年来只知拍张的马屁,吏部选官全是张的授意 。会推之前名单就已拟好,九卿、科道的会商全是扯淡,走过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