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优秀教案( 五 )


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
A命名与声音有关 。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 。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
B与它的山形有关 。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
四、齐背全文 。(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
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 。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 。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 。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 。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
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3
《石钟山记》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 。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 。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 。(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 。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 。(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