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1872年,晚清重臣李鸿章感于帝国之内忧外患,从中国与世界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其时之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端,李鸿章其人丧权辱国,盖棺定论,但不必因人废言,其对中国及世界格局的认识,确实表现出了比较准确的眼光,以当时的情况而论,中国正常走下去,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三千年未有的灾难与沉沦 。这是李鸿章看得懂的一面,但他无法预料的是,恰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历史的必然与偶然,催生出三千年未有之伟人,中华民族因而浴火重生,天佑中华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做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晚清中国的社会矛盾之尖锐已经无药可救,上流社会穷奢极欲,贫苦百姓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根据历史经验,一场空前的变革风暴必将到来;第二,如果中国仍然如几百年前那样的形势,缺乏与周边世界的联系,那么这场风暴也不会是三千年未有的,可能只是一个皇帝取代另一个皇帝,一场改朝换代而已,但当时列强环伺,两次鸦片战争已经洞穿国门,掠食者正在撕扯中国麻木的肉体,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变革风暴,很可能就是中国三千年大一统国家被撕裂的开始 。
考虑到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法,是李鸿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疏上提到的,所以他不可能讲出自己真正的判断,因为这个判断的真实含义,在他以及整个主流社会来讲,都是极度悲观的 。第一,中国的帝制,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社会变革风暴中覆灭,取代帝制的,将可能是在西方操纵下他所无法想象的社会制度;第二,中国将不得不在以后的时代,变成西方的奴隶市场,变成奴隶贩子、军火贩子的乐园,甚至不可避免地被拆分,成为一个个依附于不同列强的小国 。
李鸿章所在的时代已经非常糟了,他认为还会变得更糟 。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国家确实发生过 。
比如古老的奥斯曼帝国,从1299年建国,极盛时期疆域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天的苏丹与也门,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但是到了1923年崩溃的时候,它被列强拆分成无数小国,今天最大的土耳其,也仅剩下78万平方公里而已 。
如果不是奥斯曼帝国,那么也可能是印度,在饱受列强奴役之后,被拆分成两个国家,至今官方语言还在使用英语,看看这个世界上的强国,有哪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不是自己的民族语言,而用的是别国的语言 。
这就是李鸿章预感到的中国未来命运,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不是出了一个毛泽东,今天的中国,绝不会是现在的中国 。
从李鸿章年代开始到现在,世界上的列强仍然是那些列强,现在什么G7、G8会议,决定别人国家命运的还是这些国家,在别人国家为所欲为高人一等也还是这些国家 。唯独中国不再是以前的中国,现在的中国,除了中国人自己,没有人能决定中国的任何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就因为中国在最沉沦的时候,在即将亡国灭种的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人 。

这样讲并不是否定人民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没有错,但人民群众需要组织起来,需要方向,需要鼓舞,没有这样一个人会怎么样?1907年留洋学生陈天华为唤起民众救国,蹈海自杀 。之前他在自己传世作品《猛回头》黄帝肖像背后题词,哭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叫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在天有灵,能不忧恫?望黄祖告诉苍穹,为汉种速降下英雄 。
1919年广西青年周瑞琦,当目睹“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难以实现后,为激励国人,愤然投水,殉义而死 。
而山东青年刘运增,得知周瑞琦殉国身亡的消息后,悲恸流涕,大为感慨:“人家身为广西人,却舍得为保全我山东而为国捐躯,而我身为山东人,青岛都要被割去了,难道却还不知道痛痒哉?”遂投海自尽 。16岁的他留下8字遗书:“命投渤海,为国尽忠!”
中华民族,从不缺乏舍生取义、殊死抗争的英雄,但是没有一个三千年未有的伟人,纵然牺牲,仍无法应对这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
李鸿章之所以悲观,正在于此 。大清王朝如他所料轰然坍塌,皇帝确实没有了,随之而来的,也不乏能人,每个时代都会有能人,这个李鸿章肯定知道,但是他也知道,有些能人无非是矬子里拔大个而已,有些能人最多是几十年一遇的杰出人物,这些历史发展中正常出现的能人,谁也无法挽救中国的命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