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声入人心》中的帅气蒙古族小伙“阿云嘎”吗?

“我来到这个舞台 , 我选择对了 , 感谢这个舞台让我一次一次酣畅淋漓 。不负众望 , 不辱使命 。”阿云嘎在1月18日播出的《声入人心》年度声乐青春盛典如是说道 。
每个人来到《声入人心》都有着自己的初心 。有人带着“让更多人爱上音乐剧的使命感”而来 , 有人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小试牛刀 , 有人希望在这个舞台上证明自己……最终他们在这里以音乐为媒介 , 在“首席”和“替补”两个角色轮换中成功出圈 。
随着《声入人心》这一季节目的收官 , 这也意味着三十六位声乐新力量一百天的追光之旅告一段落 。在后《声入人心》时代 , “梅溪湖36子”何去何从?
高雅艺术下沉式探索 , 助力“梅溪湖36子”出圈
从节目模式来看 , 《声入人心》以小众文化为切口 , 对高雅艺术进行下沉式探索 , 实属剑走偏锋 。
如今看来 , 通过一整季的节目 , 以高学历、高素养、高颜值的“三高选手”作为吸睛点 , 以“神仙打架”般精致的内容取材为内核 , 从而打破了观众对于声乐的刻板印象 , 同时在别具一格的赛制引导下 , 营造纯粹的音乐环境 , 形成了良性竞争生态循环闭环 。
此番《声入人心》之所以能够成功 , 很大程度上是贴合当下受众品味升级的特性 , 精准直击认可高级感的音乐受众群体 , 破解专业与流量难以平衡的难题 , 让“梅溪湖36子”凭借在节目中“高而不冷”的精彩表现所带来的影响力成功出圈 , 而被称为“96年的老班长”阿云嘎就是其中一个 。
在这一季节目当中 , “梅溪湖36子”在选歌上十分大胆 , 张力十足 。以音乐剧演员阿云嘎为例 , 他演唱过的歌曲有《歌剧魅影》《伊丽莎白》《爱上邓丽君》等经典的音乐剧选段 , 也有《往日时光》《鹿be free》等时下的流行歌曲 , 这样古典文化与流行文化颠覆式的碰撞 , 呈现出音乐剧和美声跨时代的对话之感 ,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转换自如 , 让观众沉浸其中的同时也拓宽对音乐理念的认知边界 。
其实 , 在节目播出之初 , 网络上流传这样的观点 , “阿云嘎和郑云龙这样成熟的音乐剧演员注定要做陪跑 , 因为他们已经定型了 , 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挖掘潜力 。”但阿云嘎等人的成功出圈让这样的观点不攻自破 。

实力与流量加持 , 助力商业价值裂变
随着网络话语场的转变 , 流量艺人透支公众信誉 。当“流量”带不动流量 , “流量为王”的市场泡沫逐渐湮灭 。而文娱市场回归理性 , 大众审美逐渐沉淀 , “流量艺人”被重新定义 。
市场风向的转变 , 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发生流变 , 艺人行业标准重新洗牌 , 重新青睐可塑性强、可深度挖掘有潜力、高品质的艺人 , 故而差异化、实力派的艺人无疑在当下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
拐点之下 , 在【锋芒智库】看来 , 像专业基础扎实的阿云嘎这一类艺人 , 无疑是遇上了好时机 , 是亟待开发的富矿 。
被称为“声音魔术师”阿云嘎 , 在演唱方面有多年经验积累的优势 , 且擅长以自身的人生阅历 , 赋予歌曲灵魂 , 在演绎时将故事如同潺潺流水流入心间 , 具有强大的诉说感和情感张力 , 让普通观众有沉浸式的视听感受、产生情感共鸣 , 可以说 , 借助《声入人心》这一平台 , 过滤泛人群的关注 , 精准化地将观众转换为忠实粉丝 。
除此之外 , 阿云嘎虽个性沉稳 , 但总能和周遭的人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 衍生出许多具有网感的话题 。从和老同学郑云龙组成的“云次方CP”到自嘲“96年 , 内蒙古风沙大长得急”、从“老父亲”到“在线算命” , 这些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讨论的梗 , 趣味性强、易传播 , 带来了讨论度的同时 , 也在快速地聚拢人气 。
在【锋芒智库】看来 , 尽管明星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 , 但以过硬的业务能力为驱动 , 才是在娱乐圈立足的长久之道 , 而阿云嘎在实力与流量双双加持之下 , 综合性价比高 , 势必为其日后商业价值加速裂变赋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