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宗教神话( 三 )


这些经品的凿刻,既有规划,又有选择,多为姚秦鸠摩罗什、后魏菩提流支、东晋慧远、隋代达摩笈多、唐代玄奘等高僧所译,包括了从东汉桓帝至盛唐时期约500年间的作品 。除有经论名称、刻记年代、译者姓氏,还有经文目录及经文校对者姓名 。刻经题记的时间有:唐开元十二年、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等注明,足见刻经历时逾十年之久 。
特别是刻经中的《檀三藏经》,上面刊刻有“唐开元十五年(727)二月刻”字样,是目前发现最早刻的经文,为中国石刻佛经中的绝版 。《一切经论目序》的“孤本”意义和《檀三藏经》的“绝版”意义,凸显了安岳龛刻佛经的特别价值,故有“普天之下仅此一刻”的殊誉 。
难以置信的是,经文中尚存有“无”“义”“万”“个”等现代才使用的简化字 。其客观存在,对于我们古汉字的“说文解字”具有颠覆性意义 。
除卧佛院盛唐龛刻佛经之外,还有玄妙观唐开元十八年所刻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建于北宋孔雀洞后面的(原报国寺大雄殿外)高台八方单檐式经目石塔 。该塔亦称转轮经藏塔,高15米 。塔构建奇特科学,为八方三层,每层各有柱8根 。柱分8面,有6面各刻有佛经经名 。塔层共24根柱子,上面刻佛经经目144部,刻字为楷体,古朴流畅,是研究古代佛学和书法的宝贵资料 。
圆觉洞(汪毅 摄影)
圆觉洞
飞天堪比敦煌壁画
圆觉洞位于安岳县城东边,距县城约两公里,全称为“真相寺圆觉洞”,共有龛窟108个,造像1933尊,碑刻题记25处 。真相寺在山之阳,圆觉洞于山之阴 。不过当地群众习惯统称圆觉洞 。从题记纪年中悉知,这里的刻像始于唐开元二十年左右,最晚于南宋年间,历时数百年 。
圆觉洞由主僧了月主持营造,建于北宋,根据佛经《大方广圆觉了义经》而凿刻,以凿刻有十二圆觉像而得名 。洞口酷似穹庐,洞深10米,宽4.8米,高4.5米 。洞壁造两米多高的三世佛像,两侧各禅坐六尊近两米高的弟子 。弟子坐姿或两腿皆盘,或单腿相对而盘,以此掩蔽座台,体现出对称的美感 。
圆觉洞内的石刻艺术固然扣人心弦,然而洞外的西方三圣图更引人注目 。所谓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尊,即西方极乐世界三个地位最高的神,由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势至菩萨组成 。阿弥陀佛居中间,显示着它的修行正觉和威德慑众的鼻祖风度;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虽分别在左右为佛之胁侍,但却独窟于阿弥陀佛窟两侧,享有被善男信女单独供奉的地位 。
净瓶观音高6.7米,背倚车轴似的斑斓佛光,一双秀足轻踏于莲蕊之上,呈倒“八”字形;右手拈杨枝,仿佛要拂去世俗尘埃;左手提净瓶,仿佛欲将瓶中甘露遍洒人间,一副普度众生、惜世怜人的神态从它微垂的眸子里得到最佳体现 。
释迦牟尼佛,高6米 。其面相丰圆,眉间白毫相,螺发高肉髻,双耳垂肩,嘴角含笑而不启齿如同《诗经》里所形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让我不禁想到伟大雕塑家罗丹在描述另一尊杰出雕塑《梅迪奇的维纳斯像》时所说:“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觉得它是温暖的 。”其左手仰掌于胸腹前,右手施说法印,大拇指与食指中夹一毕波罗花果 。其拈花微笑之状,令人想起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主尊像大卢舍那佛的微笑,而且似乎更生动 。如果说大卢舍那佛表现的是“大唐的微笑”,那么可以说眼前的释迦牟尼佛表达的却是“大宋的微笑” 。
右龛的莲花手观音菩萨高6.5米,头戴繁密贴金花冠,冠内镶嵌一小佛像 。其胸前杂饰璎珞,肘悬腰际,脚踏莲台,映衬出俊美的面庞和浅浅的笑靥 。花蕾重达百斤,历千年而不坠,是雕刻家借助力学原理,镂空了手与花蕾、花枝的空间,并巧妙地将花蕾、花枝重量承受于袈裟上的缘故 。
【埃及宗教神话】 净瓶观音菩萨和释迦佛两龛侧壁上除飞天以外,还刻有植物花草图案 。花草图案侧,飞天的造型仪态万方,或托藕捧花,或布洒花雨,有如身怀绝技的舞蹈明星于动感中创造了美,让人从静止的佛龛上感到潜在的生机 。飞天飘曳的彩带有蓝、绿、橙、黄之彩,色泽不亚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如以石刻而言就更胜一筹 。对比之下,恬静娴雅的释迦佛和略显忧患意识的净瓶观音菩萨与纵情飘逸或风驰电掣的飞天虽情趣殊异,但都表现出圆觉之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