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早期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 黄梅戏属于戏曲吗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其最为经典的剧目为《天仙配》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
黄梅戏属于戏曲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
黄梅戏早期阶段
黄梅戏早期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 。黄梅戏从山歌、茶歌、采茶灯、凤阳花鼓调的演唱,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二小戏、三小戏的时候,演唱者们,便不能如先前那样随意演唱了 。
由于是戏的演出,必须有排练,有服装、道具等戏剧所需要的程序和要求,业余时间则不够,加之,这种演出可能变成表演者的职业或半职业,他们便自然结合成一个团体 。这就有了早期相对固定的黄梅戏班子,即现在称之为表演团体的 。这个时期的班子,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季节性的,基本是业余性或半职业性的 。
【黄梅戏早期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 黄梅戏属于戏曲吗】大多没有固定的班子,内部松散,组织结构不完整,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人员出入自由因表演的内容不大,剧中的人物不多,只不过三两出二小戏(小生、小旦)和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所以班子的人员很少七八个人即可,所谓“七忙八不忙”这是黄梅戏班子里流行的一句俗语,就是说,这个班子七个人,就忙些,有八个人就不忙了 。因此说,中期阶段的黄梅戏,已经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人员很少的,但是业余或半职业性的表演团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