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在元代被称作新诗 元曲在元代被称作是什么

元曲在元代被称作“乐府 , 新乐府 , 北乐府” 。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 , 剧曲和散曲 。剧曲也就是常说的杂剧 , 常以戏曲的形式表现岀来 , 散曲又分为套数和小令 , 常以诗歌的形式来表现 。
元曲 ,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 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 , 包括杂剧和散曲 , 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 , 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 , 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 , 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 , 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
若是将元曲视为一种“商品” , 再分析它为何会走向没落 , 也许更为客观 。任何一门艺术 , 在它形成、发展中 , 都会或多或少借鉴“同行”的优点 , 在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 在传播中 , 又会“入乡随俗” , 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 。
就如南戏的发展 , 它形成的四个声腔 , 让它的生命力更强 , 也更为持久 。元曲的兴起 , 时代背景有点特殊 , 科举大门关了有七十八年之久 , 即使在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年)恢复过科举 , 但是 , 名额上依然有限制 。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 ,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和南人拿到的名额 , 只有当时入取人数的一半 。就是杯水车薪嘛 , 于是 , 读书人都去搞创作了 。
元曲的体制是有若干规定的 , 但是 , 在发展初期 , 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 , 至少在语言和题材上 , 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 并没有什么“行业标准”等诸多限制 , 所以 , 很多优秀的作品大都集中于前期 , 到了后期 , 更多的文人涌进了这片创作领域时 , 就开始讲究:该有的题材就写的差不多了 , 怎么突破?于是 , 就偏重语言和格律 。
这非常像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 , 起初无标准 , 市场培育得差不多了 , 开始完善细节 , 对于商品生产而言自然是好事 , 规范了 。但是 , 于艺术发展来说 , 它给自己圈了地 , 禁锢在了一个有限的空间 , 如何再生长呢?艺术是需要不停的滋养再创新的 , 若是满足于已有的成就 , 那么 , 基本就宣告差不多要结束了 。
看元散曲 , 到了后期更多的人将精力放在了评论曲学和研究音律上 , 这对元曲的发展自然意义重大 , 但是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就是限制了创新 。这就好比解一道数学题 , 可以用函数也可以用方程 , 但是 , 这时旁边有人出声 , 这题我做过 , 用函数解题更快 。那么 , 之后的解题者若是偷懒 , 就不会再思索其它的解题思路了 。

后人在进行创作时 , 前人大师的作品一定会拜读 , 也会看看一些“评论” , 若是有太多条框的限制 , 可能一些本来有的想法就会打消 。那时文人搞创作 , 纯粹是为了兴趣的应该不多 , 更多是要投放市场 , 自然会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 。
所以 , 这怎么会有利于创新呢?
既然 , 元曲的兴盛和科举有关 , 那么 , 明取代元后 , 元曲赖以生存的那个环境等于发生了质的改变 , 注定元曲只会日渐式微 。有人分析 , 元曲事实上就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声腔剧种 。元曲是从北往南走 , 南下的过程中有一个障碍 , 就是如何克服方言 。
同时 , 南方还有南戏 。元杂剧的特色是一人主唱 , 其他人都是说白 , 而且 , 还限制是一本四折 , 这和南戏相比 , 完全不占上风 。明、清以后 , 曲乐分家 , 兼通二者的人越发少了 , 曲师也不受重视 , 文人又可以参加科考了 , 创作的人都没了 , 还谈什么发展呢?
事实上 , 创作者一直在努力发展元杂剧 。
关汉卿就是将南曲引入杂剧的第一人 , 《望江亭》的第三折 , 就引入南曲的“马鞍儿” 。这就打破了元杂剧“一人唱”的定律 , “马鞍儿”可以由多个角色演唱 。不过 , 关汉卿虽引入了南曲 , 但还是用“这厮每扮南戏哪!”来提示观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