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对吗


历史渊源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对吗

文章插图
历史渊源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对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历史渊源是指引起特定法律规范产生的过去的行为、事件和法律 。换句话说,法律的历史渊源是指特定法律规范与历史上出现过的行为、事件有什么联系 。
历史渊源
即指引起特定法律规范产生的过去 的行为、事件和法律 。换句话说,法律的历史渊源 是指特定法律规范与历史上出现过的行为、事件有 什么联系,或从历史上某种法律中汲取了什么内容 或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
中国古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象地点评了环境、人、文化三者之间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 。
追溯“鲁商”的历史起源可以发现,鲁商真正起步于山东境内的齐国,而不是鲁国 。
这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齐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因此就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 。
从深层次的原因上说,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类型所导演的,山东地区以泰山为界,可分为齐、鲁两个文化单元 。
鲁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典型的儒家文化,重农轻商;齐文化则属于中国传统工商文明的产物,文化成分复杂多样,齐国存在着多种经济类型:农耕、渔业、制盐业、手工业、商业,并且这种经济类型自太公建国之初就已经确定 。
正因为文化类型上的差异,酿就了鲁、齐两国文化上的差别 。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
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 。
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百亩千亩桑麻的业主和以经营渔盐的业主越业越多,这就是最早的齐鲁商帮 。
两汉以后,儒家思想被奉为正典,重农抑商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山东商人也与全国各地的商人一样,走过了一条曲折泥泞之路,商业活动鲜有作为 。
【历史渊源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对吗】 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
15、16世纪,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顶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商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活动舞台,商人的营销空间突破了省区的限制,进行着跨省区的商业运作 。
由于经营范围的不同,商业特性的差异,业内之人为了相互之间的区分,开始以地域为参照,划分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群体 。
山东籍商人因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业绩,鲜明的特性,被划入了包括即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山东商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之列 。
更有后世之人将“鲁商”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 。
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鲁商”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山东籍商人群体的通称 。
2009年8月28日,来自中国工商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首“百年商埠”山东周村,围绕“鲁商发源地与周村”开坛论道,探讨与徽商、晋商、浙商、闽商并称为中国五大商帮的鲁商的起源与发展 。
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周村商埠文化的兴起发展脉络,周村商帮、老字号与鲁商兴起发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体系、史料依据、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探究鲁商文化的发源及发展轨迹,并实地探访了鲁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周村古商城,参观了商埠文化展览馆及部分代表鲁商发展轨迹的商埠旧址 。
专家学者认为,周村自古商业发达,商周时期已具城市雏形 。
其前身为齐国於陵城邑,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商代就是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有“丝绸之乡”美称 。
汉唐以来,更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 。
明朝中后期,周村迅速崛起 。
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周村是鲁商的发源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齐国与鲁国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这为商业的发展具备了重要条件 。
齐国建国之初,人民贫穷,国家不富 。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弥补农业“少五”的不足,国家当局允许人民经商,从而使得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为商鲁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
同齐国相比,鲁国相对保守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