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A 就是hip hop 吗?( 二 )


8.如果说学历水平目前中美韩差别不大的话,Rapper音乐素养就是天差地别了,大部分国内的rapper都是不懂乐理和声乐知识的 。当然不是说,不懂乐理和声乐就做不出好歌,但一定会让你做出精品的路上磕磕绊绊,花费的时间也会更多,比如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干音这么干涩,别人的却可以通过气息调整来使每一个音都听起来很舒适,比如想到一个好的旋律,想做一个beat,如果没有学过乐理,就很难把它记录在电脑里 。滥竽充数的,跟风的rapper实在太多,大部分rapper基本功根本不扎实,很多rapper连吐字就不清楚就开始出作品,开始秀快嘴,却不知道自己连拍子都玩不好,写的词也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尬压 。还有一些做混音的,自己混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听,还敢去给别人混音,且收费很高 。
这个圈子需要躁起来,但不能浮躁起来
其中还有一些水平很差的rapper开始大肆收徒,这教出来的徒弟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水平低不可怕,可怕的是水平低而不自知,拿着比普通人强一点的技术,就开始到处宣传 。
在这里奉劝大家一句,找师傅是捷径没错,但前提是能找对 。“十个师父九个混”,有一定粉丝数量一点名气,拿着一些含金量极低的奖杯就敢收徒的rapper比比皆是,个人建议这方面还是在于自己摸索,多听多练,这样的你的上限也不容易被卡住 。
我一直坚信hiphop符合一个重要原则“下限极低,上限级高” 。“下限”就是普遍人们认为的“带着律动说话”,至于“上限”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起 。
一是flow的运用上限很高,在灵活使用chop,break,layback,off beat,各种技巧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听感是极为困难的 。
二则是在于rap和各种曲风的融合上,而达到这样的级别rapper并不简简单单是rapper了,更像是“音乐艺术家”,像XXXTentacion的专辑《?》和《17》就不同于常规的作品,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正如他在专辑前的介绍说的说的“In a less aggressive way but a more passive,and genius way was ideal with this album,To show the versatility.”(用更好的旋律和歌词让我所思所想被众人感受,是我这张专辑的目的,向世界展示出我的才华),这里我也很推崇马龙自己定义的风格“Genre-less”,这代表着他的风格就是“无风格” 。用纽约时报的一句话评价马龙再合适不过:“在唱歌与说唱,嘻哈与能令人酥骨的电音民谣之间流淌的艺术家” 。多元的音乐风格使得他的歌曲有着独特的魅力 。而国内目前绝大多数rapper还是停留在被八拍框死的阶段,这种音乐风格的突破当然是不被“限制”的,为什么还是没有被做出来,就是需要反思的问题了 。
ps:歌词其实在rap中相对来说远没有flow和音乐性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同时结合好歌词,旋律,flow的作品实在太少了 。
反观trap就不一样了 。trap更注重旋律,洗脑 。换言之,听到一首trap,让人自然的想跟着摇,听感爆炸,那一定是一首好作品,对词语的考量就少很多,而且目前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听trap的也占了大多数,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higher brother可以在美国走红 。
10.国内hiphop的听众普遍音乐素养很低,鉴赏能力不足,对自己不喜欢不知道的风格第一时间不会想着去了解,去求同存异,而是开始毫无意义的谩骂和讽刺,一些玩新东西的rapper被讽刺的尤为明显 。这样慢慢导致这个圈子内各个风格有着截然不同的听众群体,进而有着饭圈化的现象 。尤其是在这个流量致胜的时代,很多时候一场beef的胜负并不在于diss作品的好坏,而是在于哪边的粉丝多,热度高,哪边人品好 。对于这方面,如果想让听众领略到hiphop类别多样性,我建议还是多听听美韩的rapper,因为国内很多风格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作品质量很差,如果去听一些不同风格的国外rap,起码再去听国内的,便会知道尝试这种风格是有一定勇气的,是应该被鼓励的,从而让创作的氛围更优质一些,这样很多的rapper也会慢慢产出优秀的新风格作品,而不是因为市场的负面反馈而不敢去尝试 。只有听众与音乐人互相促进,才会成一个良性循环,也会慢慢行程固定的商业机制 。
思考
这里我想围绕着韩国hiphop的发展来和国内进行一个对比和思考 。因为有很多要素,比如“hiphop idol”,“地下与主流的平衡”等都和国内很类似,所以很有参考价值 。
韩国hipa于90年代开始慢慢兴起,于00年开始大幅成长且受到国际的关注 。20年左右,韩国hip hop已经显示出了超龄的成熟和完善的商业模式 。在音源市场、公演市场以及主流电视市场,韩国hip hop都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