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是什么意思?


“次韵”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读音:[ cì yùn ]
近义词:步韵、
造句:
1、他的诗文最晚于唐末就传入了朝鲜,被以次韵、拟作、集句、引用、化用等方式接受,其文学理论也同时得到应和 。
2、士大夫交往的习惯,和审美价值的取向等,是宋代次韵词繁荣的原因 。
3、文人们争相阅读、次韵、效仿其诗文,还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学理论 。
4、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次韵僧潜见赠·苏轼 。
5、好叠韵、次韵、剌剌不休者,谓之村婆絮谈 。
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ìyùn,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
次韵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 。”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 。”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
1.古诗中的“次韵”的意思是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
2.“次韵”的读音:cì yùn
词语概念:
(1)基本解释: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次韵”是什么意思?】(2)引证解释:
指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也称 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 白居易 、 元稹 ,称“ 元和体” 。
唐代元稹 《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 原注:“ 乐天 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 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 。”一说始于 南北朝。明 焦竑 《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载 王肃 入 魏 ,舍 江 南 故妻 谢氏 ,而娶 元魏帝 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 。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 。’继室代答,亦用丝时两韵 。是次韵非始 元 白 也 。”
基本含义: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 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 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 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 元稹、 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 白乐天 。”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 依韵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 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 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 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 。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全唐诗》卷283) 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全唐诗》卷27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