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是什么样的石头( 二 )


1.分选性
总体特征是砾石大小混杂,排列无序 。砾径变化极大,各粒级含量不均一(表9-1) 。据上震旦统罗圈组冰成杂砾岩的统计(表9-2),砾径多集中在2~4cm的范围内,大于8cm者较少,偶见大于lm的漂砾(图9-19) 。这是由于固体的冰川沿途冻结和搬运所有大小砾石、未经分选而堆积的结果 。
表9-1 全国各地冰碛岩含砾率(%)对比
(引自黄道全,1988)
表9-2 罗圈组砾石粒径变化统计
(引自吴瑞棠等,1990)
图9-19 冰碛岩中的漂砾
2.磨圆度
总体上圆化较差,以次棱角、次圆为主,其次为棱角状,圆和极圆极少(表9-3) 。砾石越大,磨圆度越好 。在古今沉积物中,冰川成因的漂砾,主要不是棱角状的,虽圆化较差,但被磨圆的、非棱角状的砾石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影响磨圆度的诸因素中,有两个因素特别重要:一是砾石在搬运时所处的位置,处于冰川底部的砾石,因频繁磨蚀而圆度较好,处于冰内或冰上的砾石圆度则极差 。二是冰川环境中流动冰水的改造作用 。
表9-3 罗圈组砾石磨圆度统计
(引自吴瑞棠等,1990)
3.形状
砾石形状多种多样 。所谓熨斗石、斧形石、马鞍石、凹面石和多面砾石等,在罗圈组及南沱组杂砾岩中十分普遍 。这与冰川的特殊搬运方式有关,其他成因的沉积物中的砾石不具备这种特点 。
4.表面结构
包括砾石表面的擦痕、刻面和压坑等 。擦痕常发育在中等硬度的砾石上,有的为一组擦痕,也有两组或多组相交的(图9-20),这种擦痕通常被称为冰川擦痕 。刻面发育在硬度中等到很硬的砾石上,有的砾石形成三四个磨光面 。压坑的形态各异,典型的是新月形压坑,但很少见 。
图9-20 冰川擦痕
5.支撑类型及定向组构
砾石组构是判别沉积类型的辅助标志之一 。冰川沉积中砾石长轴组构发育良好,在冰上碛中其优势方位平行冰川流向,而在底碛中则垂直冰川流向 。AB面优势方位不很明显 。此外,还发育有特殊的冰川“坠石”(图9-21) 。
图9-21 冰川坠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