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作者简介


《童年》作者简介

文章插图
《童年》作者是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 , 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 , 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 , 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
高尔基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 。年幼时父亲去世 , 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那年 , 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 。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 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 。在此期间 , 他发奋读书 , 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
长大后他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 , 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还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 。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 , 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 , 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 , 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
十月革命后 , 高尔基出国疗养 。在斯大林的安排下 , 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 , 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
扩展资料:
【《童年》作者简介】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 , 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 , 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在刘易斯的《巴比特》对“刻板的市侩”的描绘中 , 可以看到与高尔基的《苦闷的王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杰克·伦敦和德莱赛的创作中 , 也可以看到高尔基诸多方面的影响 。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 , 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 , 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玛克西姆·高尔基
《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
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 ,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 , 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 , 为我国广大读者所喜爱 , 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 , 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 , 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 。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 , 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非常大 , 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 , 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 , 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
在刘易斯的《巴比特》对“刻板的市侩”的描绘中 , 可以看到与高尔基的《苦闷的王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杰克·伦敦和德莱赛的创作中 , 也可以看到高尔基诸多方面的影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玛克西姆·高尔基
《童年》 作者:高尔基 国籍:俄国
一.主要内容概括(少):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 讲述了高尔基从三岁到十岁的这段生活 。父亲去世后 , 阿列克塞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市侩家庭 , 亲人们之间没有一点温情 , 为了利益争吵不休 , 直至大打出手 , 最后他们分了家 , 母亲也离家出走 。在这个家里只有外祖母疼爱他 。阿列克塞在外祖父家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 但他们也都相继离去了 。后来 , 母亲回到家中 , 准备结婚 。姥爷卖掉了房子做她的嫁妆 , 从此阿列克塞开始了颠沛的生活 。继父输光了财产 , 整天不务正业 , 甚至毒打母亲 , 还到学校造谣说阿列克塞是小偷 。在贫病交加中 , 母亲去世了 。从此 , 阿列克塞告别了童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