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论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文章插图
教育心理起源论有三种不同说法分别是: (一)本义教育起源论: 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
心理起源论是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亦称“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 。美国孟禄首倡 。他从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生物起源论者忽视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
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中的所有基本特点” 。
即承认模仿既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 。苏联米登斯基著《世界教育史》把上述观点概括为“心理学的教育起源论”,简称“心理起源论” 。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
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在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
详细内容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 。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
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目的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
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 。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
【论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