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 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接下来搜集了《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 欢迎查看 。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 , 回也!一箪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 , 曲肱而枕之 ,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 , 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 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 , 我却不恼怒 , 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 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 , 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 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 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 , 不会超过规矩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 , 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孔子答子路曰:“又父母在 ,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 , 故退之” 。答冉有曰:“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 , 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 , 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
《论语》内容广博 , 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等 , 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最基本的思想 ,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仁” , 实施“仁”的手段和途径是“礼” 。何谓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 , 只要克制自己 , 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 , 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 , 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 , 这便是“刚、毅、木、讷”(《子路》) , 即刚强、果断、质朴、谦虚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 , 这便是“恭、宽、信、敏、惠”(《阳货》) ,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 , 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 , 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 , 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 , 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 , 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 , 就可算是仁了 。在孔子看来 , 仁德是做人的根本 , 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 , 如礼何?人而不仁 , 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 ,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 , 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 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 , 死之日 , 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 , 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
推荐阅读
- 《假面骑士》中昭和时期哪个假面骑士最厉害?
- 解密电视剧剧情 解密电视剧剧情 简介
- 《搜神记》的作者是
- 中秋节见闻800字作文高中 中秋节见闻800字作文
- 《镜双城》苏摩的三句预言是什么?
- 《西游记》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
- 《灵魂摆渡》中,茶茶怎么成为冥王的?
- 《射雕英雄传》中程瑶迦和陆冠英的剧情有什么用?
- 电视剧《古剑奇谭》里欧阳少恭和紫胤真人哪个厉害?为什么?
- 《叶罗丽之王默公主》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