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的底线减压法是怎么回事?

【唐骏的底线减压法是怎么回事?】唐骏性格分析:10亿身价的智慧与悲哀2008-07-08 20:59要了解一个人 , 有个直接又肤浅的办法 。你干脆问他:有没有人说过你很像谁谁谁?好家伙 , 我在唐骏那儿得到的人名是罗纳德·里根 。那回唐骏上《波士堂》 , 曹启泰让他选个偶像 , 他没选微软十年的老上司鲍尔默 , 选了里根 。“老有人说我像他 , 后来我发现我真跟他有点像:阳光、幽默、乐观 , 心态非常好 , 演讲有激情 , 跟太太关系还特别好 。很多地方我至少是在学他 , 引为同道 。”唐骏获得的公众评价似乎和他的自我评价有所出入 。有一回他去参加《头脑风暴》节目 , 就有观众直截了当地质疑:“唐骏整场给我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 。言下之意 , 唐骏说话避重就轻 , 为人城府甚深 。唐骏的回应则是:“我是清醒中的迷糊 。因为他问的问题应该陈天桥回答 , 我回答不合适 。” 所谓“唐骏式聪明”往往体现在这点上——他和里根一样 , 有着演员般清晰的角色意识 。他在盛大4年 , 几乎从未进过下属的办公室 , 几乎从未和陈天桥私下约会相处 , 他的“圈子理论”、“圆心理论”一直印证着这种距离感 。他就是个职业人 。他太清醒了 , 分寸感太好了 。这分寸感有时候被刻意调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 使他都不像个真人 , 倒像个永远彬彬有礼、笑口常开的人形立牌 。他甚至连口头禅都没有 。“如果有人给我提出唐骏你有口头禅 , 我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改掉 。”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有一次演讲 , 有人告诉他:“你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说’ 。”一听这话 , 唐骏立刻有意识地改 , “不到两星期就没了” 。难道他的精神洁癖到了这种地步 , 觉得口头禅也是一种需要打磨的错? 多年来 , 唐骏一直精心又刻意地打磨自己的个性 , 以至于他的大学同学老感到狐疑:这是我们大学时候的那小子吗?按他自己的说法 , 他大学时候的性格比较像艺术家:自私、冷漠、情绪不稳定 , 还老爱挑剔别人 。不过现在 , 对于唐骏来说 , 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已经都成为往事——他上一次哭是在离开微软的告别派对上;上一次发怒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打了室友一下;他秘书跟了他十几年没见过他发脾气 , 不过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太太跟他过了二十几年也没见过他发火呢 。唐骏觉得 , 性格是职业经理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 。他甚至提出了一个“成功4+1”的理论——1代表性格 , 其他4个分别代表:勤奋、激情、机遇和智慧 。只要性格好 , 搭配另外4个里的随便哪个都能成功 。他对于好性格的标准又颇高:好的性格就是不挑剔别人的任何性格 。也许就因为这个 , 他才不断自觉修正自己 , 他身上冲动的人性部分不断让位于精准的职业部分 。不过也有人说 , 就因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制度保障和精神资源 , 才使得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本能冲动来弥补制度缺陷 。唐骏说他的性格其实也有阴暗面(具体什么阴暗面 , 他可不说) , 他有自己的两个抗压办法 。一个是回避所有关于自己的负面报道 , 拿到了也不看 , 完全排斥掉 。一个是建立一个心理底线——最多我不在你这公司干了 , 那就再没什么可担心害怕的了 。后来 , 唐骏又从苹果的乔布斯那里看到了一个说法 。乔布斯说他的心理底线就是——一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 , 那所有的发明创造就都得赶紧 , 可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你瞧 , 我和乔布斯想一块去了 。不过他是天才的心理底线 , 我是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底线 。”看起来 , 唐骏似乎能够搞定一切 。他甚至不乏“分手的才华” 。他的每一次跳槽都能获得前东家的祝福 , 不像很多职业经理人搞得两败俱伤 , 老死不相往来 , 身后留下洪水滔天 。但是世上怎会有完人?也许只有跟唐骏长期相处 , 才有可能揣摩到他的性格弱点 。但是 , 唐骏性格密码的背后 , 是他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 。很难想象 , 这一目标产生于2005年年底——唐骏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候 , 这让唐骏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