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 北京2022冬残奥会个人观后感十篇( 二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成就,不是获得胜利,而是奋斗拼搏 。”巴尔格提和他们残疾朋友们,用行动具体而生动地演绎了奥林匹克的精髓 。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求运动员超越生理的缺陷,通过意志、技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当肢残跳高选手们助跑、起跳、腾越、落地,一连串熟练的技术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
不禁让人惊叹于他们的能力和毅力 。在这种精彩的后面,是残奥运动员所付出的倍于常人的艰辛与汗水 。走进他们坚强不屈的世界,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远高于一般运动员的内在精彩,残奥之美尽在于此,生命之美尽在于此 。当人们看到那些身体或智力存在缺陷的运动员,带着无比的自信和热情,克服生活缺陷,挑战身体极限,像正常人一样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纵横驰骋的时候,人们会由衷地给他们以最崇高的敬礼,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
北京2022冬残奥会个人观后感3

10日晚,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比赛正在进行 。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 。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平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比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 。这样精彩的体育比赛,与健全人参加的比赛别无二致 。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比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与,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
今年31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养 。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 。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 。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比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澳大利亚,20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 。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 。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 。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比赛密不可分 。
北京2022冬残奥会个人观后感4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国歌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 。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 。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 。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 。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 。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 。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 。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