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动沙漠?


什么是流动沙漠?

文章插图
“因风而起 , 沙动成流” , 沙漠以流沙占绝对优势 。
风沙移动规律
砂粒移动
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力引起细小土壤从团粒或者从土块分离 , 称为风的磨蚀作用;继之土粒或砂粒被风带走 , 称为搬运作用;当风速降低之后土粒或砂粒从空气中沉降下来 , 称为沉积作用 。这3种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风蚀的强度受风力强弱、地表状况、粒径和比重大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当气流的上升力和冲击力大于土粒或砂粒的重力和颗粒间的相互联结力并能克服地表的摩擦力时 , 土粒或砂粒就被卷入气流 , 随风运行 。这种挟裹大量土砂粒的气流称为风沙流 。形成风沙流之后 , 风对地表的冲击力和磨蚀作用就显著加强 , 能将更多的土粒从土块和团聚体里搬走 。土砂粒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 , 因粒径和地表状况等具体条件而有差别 。但通常把细粒砂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5米/秒称为起沙风 。
风力对土砂粒的吹移搬运 , 因土砂粒的大小和质量不同 , 出现
3种运动形式:①风扬 。土砂粒中粒径小于0.1
毫米的粉砂、粘砂 , 重量极小 , 可被风卷扬至高空 , 随风运行 。②跃移 。粒径在
0.25~0.5毫米的中细粒砂 , 受风力冲击脱离地表 , 升高到几厘米的峰值后 , 在该处风就给砂粒一个水平加速度 , 使之在风力及其本身重力双重影响下 , 以两者合力方向 , 沿着平滑的轨迹急速下降 。这时的砂粒带着较大的能量撞击地表 , 使原来不易为风力所移动的较大一些粒子产生移动 。③滚动 。粒径0.5~2毫米的较大颗粒 , 不易被风吹离地表 , 但可在风力作用下沿沙面滚动或滑动 。在这
3种移动方式中 , 以跃移和滚动为砂粒移动的主要方式 。从重粘土到细砂的各类土壤 , 滚动占全部土沙移动量的
7~25% , 跃移占55~72% , 飞扬占3~28% 。砂土粒在风沙流中的分布状况称为风沙流结构 , 其基本规律是风沙流中含沙量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 绝大部分砂粒是在贴近地面的30厘米高程内、
特别是在0~10厘米高程的气流中输移 。风速增大 , 输沙量显著增加 。
沙丘移动
气流中的输沙量 , 从风蚀起点开始逐渐增加 , 当含沙量达到饱和时 , 就发生堆积 。由风蚀起点到砂粒跌落堆积的一段距离称饱和路径长度 。地表结构粗糙度对饱和路径长度有决定性影响 。地面粗糙度增大 , 气流运行速度受到阻碍 , 附面层发生分离形成涡旋 , 可降低近地面层的风速 , 从而削弱气流输沙的能量 , 使无力载输的砂粒跌落在障碍物附近 , 形成沙堆 。沙堆又成为风沙流运行的障碍 , 在沙堆的背风区发生附面层分离 , 砂粒不断在此堆积 , 使背风面坡度变陡 , 达到30°~40°最大休止角后 , 砂粒滑坍 , 出现落沙坡 , 形成雏形新月形沙丘 。随着沙丘丘体的增大增高,附面层分离加强,涡旋强度加大 , 落沙坡扩大 , 发展成新月形沙丘 。就一个沙丘体而言 , 沙丘迎风面的中下部的风蚀区 , 而上部沙丘顶为堆积区 , 蚀与积的转化受迎风面坡长和饱和路径长度的影响 。在常年主风作用下,沙丘顶部不断积沙,落沙坡滑坍落沙 , 背风面不断堆积 , 如此反复进行 , 可使沙丘辗转移动 。移动的速度与主风速及输沙量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沙丘高度成反比 , 同时还受沙丘密集程度、沙丘水分、植被状况和次风向等因子的影响 。沙丘移动主要发生在风季 , 其移动值往往占全年移动值的60~80% , 单向风作用下的沙丘比多向风作用下的移动速度快 。
在定向风的作用下 , 沙漠顺着风向的方向 , 不断迁移 , 扩张 , 沙丘的形态和位置不断变化 。这样的沙漠叫做流动沙漠 。流动沙漠危害大 。非流动沙漠就是大部分的沙漠由于植被的覆盖 , 不再迁移、面积不再扩大 , 沙丘的形态和位置基本不变 。非流动沙漠危害较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