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含义和出处( 二 )


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都记叙得非常简略 。这样写,一则符合实情(酣战中鲁庄公无暇问及,曹刿了不可能多发议论),一则此中道理正是曹刿论战的中心,留待后文集中阐述,更见突出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
写两军交战的实况 。这一部分作者笔墨不多,但是鲁军如何进攻、追击,齐军如何败绩、溃逃的情形历历在目 。曹刿适时选择出击、追击的时机,他采取了后发制敌、以智取胜的战术 。当齐军未动鲁庄公急于抢先攻击时,曹刿制止道:“未可 。”
直至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他才表示:“可矣 。”鲁军一鼓作气挫败了齐军 。在追击的问题上,曹刿确察虚实而后动,制止了庄公的鲁莽,待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的轨迹、登轼瞭望齐军麾帜旌旗之后,才果断地表示:“可矣 。”此战鲁军大获全胜 。
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 。对此曹刿做了这样的解释“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 。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
第一次击鼓士气会大大增加,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就没有士气了 。主要说的就是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 。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给你造成负面影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