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满族的特色小吃( 二 )


【介绍几种满族的特色小吃】百度百科——满族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 。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 。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 。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 。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 。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神肉”,祭祀后众人分食 。满族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等等习俗,也是他们在长期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农种、养蜂等经济生产的影响下,并通过祭祀活动的祭品被习惯地认定下来 。当然,形成这种食俗,还有地理、气候、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 。满族入关统一中国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但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惯性 。从民间的风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宫廷御点、满汉全席,构成了满族饮食的庞大阵容,它不仅是满族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烹饪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一、满族的几种风味小吃:慈禧小窝头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难时,曾吃过玉米面窝头,感觉很好吃 。回到北京后,一天,又想起吃窝头的事,就叫厨房做窝窝头 。厨工用新鲜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窝头,并配上满族人爱吃的蜂蜜 。于是小窝头就成了清朝宫廷点心 。豆面卷子满族喜食粘食、甜食 。豆面卷子,或称豆面饽饽,多在春季食用 。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锅蒸熟,擀成薄片,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盐,卷成长卷,切成一至二寸长,色泽金黄,粘而香 。苏子叶饽饽(粘耗子)这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 。夏季,将糯米浸泡后磨面,按成圆饼,内包小豆豆馅,外裹鲜苏子叶,蒸熟 。去叶(或带叶)食用,味清香 。酸汤子这是满族人夏季爱吃的一种食品 。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面,发酵后可制作 。将发酵面挤进“汤筒”(或凿有小洞的猪哈拉巴骨),使之成面条状漏入沸腾水锅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 。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为甜食 。甜中带酸,味美适口萨其玛(又名糖缠)用水和鸡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赶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熟 。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与之搅拌,倒入事前铺好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压平,取出切成方块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适口 。清代关外三陵祭祀,也以其为供品,可见满族对其重视喜爱 。现为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欢迎的糕点 。小肉饭即满族传统主食扬子饭 。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焖制 。再多放些水,就会做成鞋子粥 。龙虎斗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饭 。“斗”即“豆”谐音,大米、小米喻之龙、虎,故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将秫米放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二、有典故的满族菜肴:努尔哈赤黄金肉相传努尔哈赤小时候,曾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良手下当差 。总兵府规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汤 。有一天大厨生病,七个使女各做一个菜后,再也想不出第八个菜了 。努尔哈赤说第八个菜我包了,于是做了一个色、香、味俱佳的肉菜 。日后,努尔哈赤做了老罕王,黄金肉便成了象征帝业成就的清宫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乾隆四次下江南时,有一天,在乡村中走失迷路了 。时值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 。这时候,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红绿黄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 。于是,叫人去要了一盘,乾隆立刻吃个精光 。他连说,天下的菜肴,这是最上等的了 。于是叫人问,是什么菜?老太婆笑着说:这是“金嵌玉印红嘴绿英哥” 。于是,一道农家菜进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羊肉)这本是清宫廷的一道普通菜肴,只因一天慈禧吃的高兴,便问菜名,厨工为讨好,便说这是奴才新创造的,还不曾命名,请老佛爷赐名 。慈禧很高兴,就顺口说,此菜甘甜如蜜,就叫“它似蜜”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