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识有哪些呢?( 三 )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初期的纸是利用败丝破网制成,产量不 大,质量较差 。
西安东郊的灞桥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利用树皮、麻类等材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
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以纸取代竹木简,纸张产量大增,质量提高,并出现了藤纸、苔纸、竹纸等 新产品 。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
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 。宣纸产地在安徽宣州泾县一带,故治宣纸 。
千百年来,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両的必需品 。明代纸类齐全,凡以前名纸,均能仿造 。
到了清代,造纸业的发展已 经有了规模,有专门为宫廷用纸、一般用纸、仿古纸、外来纸等 。纸的发明为文化的繁荣和传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
6.关于书法的知识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 。
【书法常识有哪些呢?】
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 。传统艺术之一 。
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 。
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扩展资料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汉字艺术,好坏自然有一定的标准 。
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作品的技法是否成熟 。主要表现在继承古人上,是否有扎实的功夫,这是作品耐以存在的基础;其二,是是否有独特的面貌 。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因此一个书法家的作品置身古今能否有独特的面貌也是关键因素;其三,作品风格不断有新突破 。人是发展的,艺术自然也是境界日新,这方面反映一个书法家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
如果作品面貌总是一成不变,其艺术质量断然是不高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 。
7.关于书法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中国书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 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 。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 。
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
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 。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