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是7月7日或7月8日迎来,于7月22日结束,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小暑的传统习俗
1、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
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 。这一点,客家人尤甚 。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 。由于许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来到的居民占领,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区开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较艰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充饥,或以茨粟杂粮作为主食,要想吃顿干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客家人在南方定居后,晚辈对祖先辛勤垦殖、营造良田怀有崇敬之心,自宋朝末年时起,在民间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 。人们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饭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
具体仪式据文献记载是这样的:物品摆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时,在烧香点烛后要念:“请五谷大神食新!多谢五谷大神恩泽,五谷丰登,保佑一家顺劲,身体强健,紧做紧有来 。”待香火成灰后,便烧上衣纸 。然后把干饭酒肉菜摆放在自己的饭桌上,念“请先祖(上辈)们尝尝新”,用双手拜上三拜 。待中午时分,请来帮工收割过稻谷的乡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产经验,共谋发展生产的计划 。
以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稻谷做出来的干饭,吃起来香喷喷,富有亲切感 。一般来说,所请之人都是乡间的帮工兄弟 。久盼的一顿干饭,加上富有特色的酒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如今,虽然吃干饭是件常事,但食新之俗仍在客家农村普遍盛行 。
而在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一起食用 。

2、食疗:吃面吃肉消暑排毒
【小暑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炎热起来 。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 。于是,人们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 。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说唱“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东晋史家孙盛撰《魏氏春秋》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朝梁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民谣有唱:“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此外,“小暑黄鳝赛人参”,相传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无穷,就是因为常吃鳝鱼的缘故 。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 。鳝鱼味鲜肉美,而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美味 。
3、晒伏:衣服书画“日光浴”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
民间的轿铺、估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都要晾晒各种商品 。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 。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那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 。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晒衣节”或“晒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