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注意事项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 。夏至也是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夏至节气的风俗
称人
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有的地方俗信于此节称体重,验肥瘦可求吉利,为此“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
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在山东临沂一带流行 。人们会在伏日煮麦仁汤喂牛喝,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有民谣说:“春牛鞭,纸牛汉(公牛),麦仁汤,纸牛饭,甜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嬉夏
在浙江绍兴流传着“嬉,要嬉夏至日”的侄语 。古时,不论贫富悠哉夏至日祭祖的习俗,俗称“做夏至” 。除了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也会吃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

祭祖祭神
在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金坛一带,人们以新收获的米麦粥祭祖,让祖先尝新 。浙江会稽一带,则用面食祭祖 。在浙江东阳,农民要置办酒肉,祭祀土谷之神,还要用草扎成束,插在田间祭之,叫做“祭田婆” 。在湖南醴陵,居民在夏至日祭祀土地神 。明清时期,皇家每年在夏至这一天要在地坛举行祭地仪式,愈为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煮麦仁汤给牛喝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民谣说:“春牛鞭,舔牛汉(公牛),麦仁汤,舔牛饭,舔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
吃夏至面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这天,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滑拙(饺子)入伏面 。”招远吃水饺,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峰山山洞里避暑 。
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 。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在很多地区都非常盛行 。山东各地夏至日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这是因为夏至虽然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夏至后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会进人“三伏天” 。三伏天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吃凉面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意思 。胶州地区把这天的面条称为“人伏面” 。
也有直接煮新麦粒吃的,山东龙口、莱阳一带煮新麦粒吃,孩子们用麦秸编一个精巧的小筑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往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乐趣 。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北京人在夏至这一天讲究吃面,按照风俗习惯,每到夏至,人们都会大吃生菜和凉面 。在气候炎热之时,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可以降火开胃,也不会因此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大大小小的面馆顾客盈门,打卤面、炸酱面等各种面条非常受欢迎 。
在山东,夏至这天各地的人们也都会吃凉面 。在烟台、莱阳、黄县一带,夏至日荐新麦,煮新麦粒吃 。小孩子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筑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麦粒,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乐趣无穷 。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
在南方地区,夏至面的品种也非常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米线、麻油凉拌面等 。在江苏,夏至少不了的是夏令三鲜,地三鲜是觅菜、蚕豆和蒜苗,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褚芽,水三鲜是螺蜘、细鱼和河豚 。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有诊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注意事项】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习俗,很久以前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
因为夏至日后收获了新麦,所以夏至食面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面的做法比较讲究,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 。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一般是现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浇上事先做好的卤汁和小菜 。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用意 。另外,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的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 。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