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由来一览 立春节气的习俗及由来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 , 自秦代以来 , 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春节气的习俗及由来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立春的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 , 事先必须做好准备 , 进行预演 , 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 , 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 , 预告立春之时 。然后祭句芒神 , 句芒为春神 , 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 , 并打春牛 , 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
2、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 。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 , 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 , 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 。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 , 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 , 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吃春饼和春卷 , 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 , 立春这一日 , 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 , 除解困外 , 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 , 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 , 起源较早 , 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因为 , 春牛在塑制时 , 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 , 当牛被打烂时 , 五谷就流了出来 。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 , 预示仓满粮足 。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
立春节气的由来
自秦代以来 , 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 , 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 , 春是温暖 ,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 , 耕耘播种 。
时至立春 , 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 , 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 , 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 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 , 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 , 应该及时浇灌追肥 , 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 , 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 , 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 , 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 , 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
在“立春”这一天 , 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 , 至少在3000年前 , 就已经出现 。当时 , 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 , 是主管农事的春神 。据文献记载 , 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 , 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 , 天子开始斋戒 , 到了立春日 , 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 , 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 , 祈求丰收 。那么 , 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 , 居住在东方 。后来 , 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 。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 , “立春日 , 宰臣以下 , 入朝称贺 。”这就证明 , 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 , 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
到了清代 , 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 , 顺天府官员 , 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 。立春日 , 礼部呈进春山宝座 , 顺天府呈进春牛图 , 礼毕回署 , 引春牛而击之 , 曰打春 。”清人所着的《清嘉录》则指出 , 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 , 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 , 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
立春的禁忌

1、立春之日不看病
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 , 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 。
2、立春之日不理发
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 , 立春回暖 , 草木出生 , 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 , 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