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中化学教师必备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 。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 。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 。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 。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 。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 。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 。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
2.运用对比的方法 。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
3.紧密联系实际 。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 。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
演示[实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 。观察发生的现象 。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
①Na2O、Na2O2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气)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
②Na2O2、Na2O与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气)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
推荐阅读
- 化学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 化学教学反思与总结
-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7篇】
-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7篇】
-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7篇】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7篇】
- 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模板 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 化学教学反思周记20篇简短 化学教学反思周记
- 九上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化学教学反思
-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20篇简短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七篇】
-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化学教学反思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