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分钟 。)
(多媒体)看一则消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两个图片(有关工业上传输带和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提出问题:看了一 则消息和两个录象它们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 再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身边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有关摩擦的例子? 学生自由回答课堂的气氛活跃 。例如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平放书桌上 , 不断加大压力并向后拉 , 从而感受不同类型摩擦力的存在 , 启发学生体验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区别和产生条件 , 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
2.新课教学程序如下(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1)滑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导入新课→控制变量→相关运用 。实验探究 , 得到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 , 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辨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的区别→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 探究得到滑动摩擦定律→课本例题 。
(2)静摩擦力:
实验演示→得到什么是静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 , 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 , 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也就不难判断了)→由受力平衡状态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动性 。实验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强调正压力就是上节课的弹力 , 但是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
(3)、巩固与练习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 , 并使知识顺利迁移 , 在本节课上安排 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 。具体做法是:先留2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 , 接着做这两个练习:练习1、2、3题 。然后评讲 。
(4)、布置作业
练习第3、4题 。并预习下节教材.
(5)板书板画
板书、板图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 , 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较长 , 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 。教学中将整块黑板一分为二 , 一半简写概念、规律 , 一半留作分析作图 。以上是对本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
高三物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实验 , 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 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 , 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 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 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
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
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
【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 , 很难精确 , 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 , 要作出准确的判断 , 得到精确的数据 , 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 秤、 钟表、 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 , 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 ,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 , 测量有必要 , 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 , 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推荐阅读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 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上册英语 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高三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 高三体育教学计划范文
- 2021下册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2021语文高三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活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人教版英语高三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 班主任工作计划表格模板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模板
- 物理灭蚊灯对人有害吗
- 照片是物理模型吗
- 高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关于高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幼儿园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