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晔:留住古镇泗泾的千年人文,并不仅是修旧如旧

说起江南古镇,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是江浙一带的古镇,在地处上海近郊的松江,同样有着一个宁静古朴的千年古镇——泗泾 。这一早在宋代便形成村落的古镇,元末明初曾吸引了知名学者陶宗仪隐居并汇编成《南村辍耕录》,而在近现代,一代报业巨子、《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一代教育大家、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在这里都有着故居 。
这样一个行河而船、跨河而桥、依河而街、因河而镇的千年古镇,不仅保存了完整的街河格局和传统的水乡风貌,同时还留存了丰富的 历史 建筑,随着历史 风貌区的修复,这一古镇在当下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委员张晔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对话时表示,“泗泾古镇有着千年的 历史 与人文,在后续改造利用中一直极力避免古镇同质化的现象 ,注重‘活力古镇’,导入古镇的业态一直坚持文化性,初步准备结合史量才、马相伯与泗泾的关系深度呈现传媒文化及教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等 。”
地处"上海之根"的松江泗泾古镇,自古就有"县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之誉,走进古镇 历史 风貌区,已经修复完成的古宅修旧如旧,一片淡雅与古韵,让人惊喜的还在于,这里并没有很多古镇都有的喧嚣酒吧,也没有大量的商铺,陈列的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修复、水乡视觉设计,更有一间间正在修复的名人旧居 。
修缮后的泗泾三宅沿河风貌
张晔(左二)等在泗泾古镇孙士林宅“古建筑木作法展”现场
“傍湖影峰入,抱席水如茵;冥机触幽趣,不复在人群;夹岸花耸发,似多含暮情;秋窗能种竹,习习转凉荫……”这是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为避战乱,隐居上海松江泗泾,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所写下的诗句 。
曾孕育了元代大儒陶宗仪、民国时期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上海报界巨擘史量才等名人的泗泾古镇,在 历史 曾经有着“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的盛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延续千年的泗泾古镇的 历史 街区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被摒弃在 历史 的一隅 。2013年初,经国家六部委评审认定,泗泾下塘村被列入全国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一 。
泗泾是四水交汇之地
泗泾的农业生产

泗泾的石驳岸河埠
十多年来,对于泗泾古镇的保护、更新与利用,当地政府一直在进行推动,包括对当时的史量才、马相伯故居的保护,但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对于保护 历史 建筑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后续的活化利用并未深入展开 。进入到2017年,在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泗泾古建筑的文保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位于古镇入口的程宅、管宅、孙士林宅三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宅先后完成了动迁、修缮和业态导入等工作 。泗泾古镇老街新修复完成更新的老宅,也被命名为"三宅又一生",事实上,他们成为了泗泾古镇 历史 建筑更新再利用的"样板间" 。
修缮后的泗泾老宅内景
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委员张晔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对话时表示,“留住乡愁”是泗泾古镇恢复 历史 风貌区的初心,“文物建筑修缮已全面启动,在已修缮完成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等3处基础上,孙世林宅、程氏宅、管氏宅、马相伯二期、丁蒋陆三宅修缮完成,另有四处已经进场,古镇规划展示馆基本建成,其余所有文物保护点的勘察设计工作已全部启动 。泗泾镇党代会最近提出了‘科创绿洲,活力古镇,宜居新城’的奋斗目标 。古镇是文化之根,修旧如旧只是第一步,古镇的活力与活化更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希望做到‘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 。”
对话:
澎湃新闻:泗泾下塘 历史 风貌区多年前即被列入全国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一,其 历史 风貌区的特点表现在哪里?
张晔: 泗泾下塘 历史 风貌区的特点在上海地区是比较明显的 。一方面是我们的 历史 文化建筑比较集聚,以下塘核心区为主,包括周边一些临近的区域,大概有五十多处的文保建筑,这其中包括文保单位和文保点 。
另一方面,泗泾的人文底蕴是很深厚的 。泗泾古镇从北宋真宗年间就开始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历史 ,千年古镇是名副其实的 。北宋以来,泗泾古镇有两个人文高峰期:一个是在元末明初时期,一个是在近现代时期 。

张晔
元末明初时期,当时居住在这里的陶宗仪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学家,我们读书时候很熟悉的一个寓言《寒号鸟》就是出自他的《南村辍耕录》 。还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成语“持之以恒”也是出自陶宗仪当时在泗泾南村积叶成书的典故 。典故中陶宗仪从小就坚持刻苦读书,即使在田地干活的间隙,也不忘看书 。田里没有纸,每当想起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就立即摘取树叶记录下来,回家后储存在一种口小腹大的瓦罐里,等存满了就埋在树下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中竟积攒下十几罐树叶 。有人问陶宗仪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学习就应该持之以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