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一的古诗和名言照片 关于五一的古诗和名言


五一劳动节的古诗有:
1、《悯农》 唐·李绅: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释义: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 , 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 , 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
赏析: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 , 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 , 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 , 展现出四海之内 , 荒地变良田 , 这和前两句联起来 , 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 , 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 , 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 , 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 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 , 更为沉痛 。
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释义:白天在田里锄草 , 夜晚在家中搓麻线 ,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

赏析: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 , 晚上搓麻线 , “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 , 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 , 晚上就搓麻线 , 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 “儿女”即男女 , 全诗用老农的口气 , “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 , 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 , “童孙”指那些孩子们 , 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 , 却也不闲着 。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 , 喜爱劳动 , 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 , 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 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 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 读来意趣横生 。

3、《乡村四月》 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
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 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 , 杜鹃声声啼叫 ,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 , 没有人闲着 , 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
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 ,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 ,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 , 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 , 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


4、《畲田调》 宋·王禹偁:北山种了种南山 , 相互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 , 也应四海少荒田 。
释义:种完了北山 , 再种南山 , 帮人耕地 , 怎么能偏袒呢 。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一样 , 这五湖四海,应该会少很多荒田 。
赏析:这组诗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的 , 因此表现了农民的真实心声 。

5、《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
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 , 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 , 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 , 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 , 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
赏析: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 , 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 , 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 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这首诗共分为两层 , 前四句为第一层 ,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 , 暗用杨恽诗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