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用的是矛还是戟

历史上的吕布在记载中是用矛的
《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补录)》引《英雄记》:郭汜在城北 。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

而吕布用戟的艺术形象则是来自那场著名的辕门射戟:布谓灵曰:“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布即一发,正中戟支 。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
看原文可以发现,吕布是让军侯植戟于营门,没说是他自己的戟 。
其实,吕布身为一方武将,又不可能只有一把武器,矛、戟、刀、弓什么的都会有 。什么顺手用什么才是正常打仗的套路 。
不过汉代的戟,跟影视中常看到的戟不一样,后者是宋代的戟刀 。
按照标准定义来说,中国戟是带有小枝的直刺长柄武器,释名中说:戟,格也,旁有枝格也 。从商代开始,到宋代戟刀出现为止,中国出现了多种被称为戟的武器,这些戟大多符合释名中的定义,也有个别不符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戟都是什么样子 。
第一种戟:联装戟 。
【吕布用的是矛还是戟】
联装戟以戈头为戟援,以矛头为戟刺,使用绳索或皮条将戈矛捆扎在柄上,这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戈,出现于商代,西周时期较少,东周到秦代十分流行,秦代以后消失 。
第二种戟:剑形戟
剑形戟为一体铸成,特点是戟刺长如一柄短剑,戟援则相对较小,又被称呼为戈矛合一型戟 。这种戟的装柄方式既有銎装也有内装,出现于西周,战国时期也有发现,战国以后消失 。
第三种戟:十字戟 。
十字形戟亦为一体铸成,形体扁平,略呈十字形,仅见于西周 。
第四种:刀形戟
刀形戟见于商代和西周,结构和外形与十字形戟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十字形戟的戟刺平直,而刀形戟的戟刺末端卷起,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刀相似,因此也有人称呼这种戟为刀戈合一型戟,以区别于剑形戟 。
第五种:钩戟

钩戟也是十字形戟的变种,戟援、戟刺、戟内均弯曲如钩状,属于一种礼器,仅见于西周 。
第六种:多果戟
果即戈,多果戟即多戈联装戟,一般的联装戟由一件矛头和一件戈组成,但多果戟使用两件或三件戈头与矛头组装而成,也有只使用两三件戈头,不使用矛头者 。
多果戟出现于春秋末战国初,流行于南方地区,有人认为这种戟是礼器,并非实战武器 。
第七种:卜字戟
卜字戟出现于战国末期,大多数为钢铁锻制,也有少量为青铜铸成,卜字戟的外表呈卜字,和无内十字形戟相比,卜字戟的戟援和戟刺细长,且装柄时戟头上的穿位于戟刺的对侧(十字形戟的穿与戟刺同侧) 。
卜字戟在两汉时期是常用武器,且有多种变种,如部分卜字戟的戟援或戟刺会有不同方向的弯曲 。
第八种:丫形戟 。
这种戟其实更接近于援部和内部上挑的戈,但目前主流学界均称呼其为戟,笔者也遵从这一习惯,丫形戟多为青铜制成,出现于两汉时期,由于汉代的实战用戟多为钢铁锻造,因此应为礼器 。
第九种:钺戟
钺戟相当于矛和斧的结合物,现存实物均为西汉时期产物,材质为铁 。钺戟和传统的戟其实差别较大,之所以被归为戟的一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

第十种:ㄐ形戟
ㄐ形戟是卜字戟的变种,卜字戟从东汉时期开始,戟援便向着上翘的方向发展,最终演化成戟援硬折向上的双叉形,ㄐ形戟是南北朝时期的主流戟形,唐代时期基本退出战场,笔者所见制造时期最晚的实物为宋代产物 。
第十一种:ㄣ形戟
ㄣ形戟是ㄐ形戟的变种,在戟援的对侧又增加了一个小枝,小枝造型与戟援相似,但折翘方向朝下 。ㄣ形戟最早见于唐代,明代仍有使用 。
第十二种:戟刀
戟刀相当于安装有月牙形的侧刃的长矛,侧刃可以单装一侧,也可以成对安装 。戟刀出现于北宋时期,明清时期均有装备,现代武术器械里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戟刀原本应该属于刀的一种,但数百年来人们都习惯称其为戟,因此现在说起戟来,多半指的都是这种戟刀 。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除了这十二种戟之外,还存在过一些异形戟,这些异形戟的形制虽然和这十二种戟的典型样本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仍可纳入这十二大类之内

推荐阅读